文/NOW健康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之前的「哥吉拉公仔」帶來的熱烈討論。一位女網友說,她的丈夫有收藏公仔的習慣,有天太太的親戚到訪家中,親戚的小孩很喜歡一個哥吉拉公仔,女網友便果斷將哥吉拉送出。丈夫返家後非常憤怒,女網友還說「這再買就好了」最後丈夫離家出走並用LINE向他提離婚,且相當堅持。事件最後的結果是女網友表示公仔已經取回,丈夫卻仍不回家。這起事件被很多名人轉載,多數討論自己珍愛的收藏品,被另一半或父母蓄意丟棄,甚至破壞的痛苦經驗:例如電影導演吳子雲的漫畫遭丟棄,與父母感情出現裂痕。
在事過境遷後,二性生理老師魏兆玟在仔細看過相關討論後,表示「男女興趣本來就不同」。男性收集公仔,女性收集皮包與衣服;每個人都有蒐集喜愛事物的自由。男性常會為了「酷」蒐集鋼鐵人、遊戲卡或球鞋,更重要是收集的物品「不會囉嗦」,還可以與它對話,拿回「主控權」。魏兆玟推測,也許這位太太平時較為囉嗦、嘮叨,老公不知如何應付,因此老公會與公仔對話來紓壓。
與年齡無關 男人心中總是住著一位小男孩
不少人就像新聞中這位當事太太一般,會說男人很幼稚。魏兆玟強調「這與年齡無關」,每個成熟的男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男孩,但「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傳統造成華人男性普遍有「鋼鐵人症候群」。
面對壓力時,男性可採取的心理防衛機轉,其中一項正是「蒐集公仔」。對女性來說「沒用浪費」,但男性會視為投資(投入無形的成本:時間及權力,以及有形的成本:金錢),這樣的投資過程對男人是種「心理補償」補償平時現實生活中沒能力解決的壓力與衝突。這種補償,於心理學稱為「替代式父母」。
「他們可以與公仔對話也可以與同好分享,我認為蒐集愈多代表男性壓力可能也愈大。」同時她分享:有次我問過1位男性白領,為何喜歡蒐集公仔?他的回答是「這很酷啊,且我可以與它講話,加上是對童年的快樂時光回憶」,可以降低日常的焦慮與衝突。
接著,要回到這篇文章的重點。魏兆玟直言「我問身邊的人,多數人很不滿的是:為何這位太太會認為自己有權力將老公的東西隨意送人?」魏兆玟表示,這對夫妻平時雙方的溝通可能不太順暢,或許向來是太太說了算,才使得老公不願意與太太溝通,寧可與公仔講話。「收納、送人都是其次,我很好奇雙方有沒有做過溝通?我認為真正的癥結,基於「愛屋及烏」這位太太是否真的愛他的老公?」
「愛是要學習的!」魏兆玟引用馬斯洛的「人性需求金字塔」,從底層「安全感」到上端「被認同與尊重」是人性同理心堆疊的過程,「愛」的另一個代名詞就是「尊重」。「然而他太太完全沒經過同意,隨意送人,讓我感覺:『這位太太是否真愛她的老公』,所以根本忘了尊重,進一步「掌控」。尊重很簡單,就是一方願意包容、一方適可而止,老公包容妳的情緒,太太也避免觸碰他的「底線」就好。」
另一個爭議點,是女網友將LINE對話公開,想公審丈夫的行為,相當不可取。魏兆玟觀察到,面對家庭衝突發生時,男性多會選擇「家醜不外揚」;相反地,女性通常會透過拉幫結派,找支持者。「像很多女性找姊妹淘罵老公紓壓,就是一例。我認為這位太太可能帶有大女人掌控氣質。」
夫妻吵架 太太負氣出門竟釀嚴重意外
魏兆玟再舉1個案例:老公為上櫃公司總務長,熱愛蒐集球鞋,老婆時常念他為何要蒐集這麼多。老公回覆,鞋子都放在儲藏室,並未影響家中動線。但老婆時常擔憂小孩進出會吸到太多粉塵,且很花錢。兩人時常為此起爭執,某天又為此發生衝突,在氣頭上老婆開車出門,竟不慎撞上剛好要過馬路兒童造成對方重傷。老公為此相當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有好好說話造成這樣憾事,「這位個案故事提醒我們,缺乏溝通的愛,雙方都是輸家」。
魏兆玟強調,「夫妻不怕吵架,只怕不吵架」。魏兆玟這時想提醒全國女性與丈夫起衝突時,要記得2件事:首先,多數女性只要不滿,就拋出「離婚」這兩個字,「我要警告天下女人們,千萬不能脫口說離婚。不然「心想事成」機率很大,除非妳真心希望離婚。」
另1點也是這位女網友犯的大忌:公審對方。如同前面所說,處理衝突時,重視「人際關係」的女性習慣會選擇拉幫結派,將自己布置為受害者。「妳找姊妹淘訴苦也可以;但要是女性真的上網公開,如果我是老公,我一定會認真考慮離婚,當機立斷。」魏兆玟認為女性在意關係,用公審、帶風向的方式可加強力道,讓自己成為受害者,逼迫老公委曲求全;久了以後老公會有窒息感。
「就我觀察發現,現代婚姻諮商,不少也是先生主動求援。當先生說出口時,太太才會發現自己不該這麼做,因為從小到大她都是這樣與姊妹淘一起長大,卻不知道已經傷害到老公。」魏兆玟建議夫妻起衝突時,應找專業心理師尋求情感溝通諮商協助。「我們並非單純的勸合不勸離,我們會讓雙方冷靜下來以後,一起釐清問題,找出平衡點,這樣大家都知道當下能夠怎麼做,讓雙方交集愈來愈多,有助解決問題。我要強調,帶有憤怒情緒的溝通,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除非這對夫妻早就想離婚,大可直接找律師。如果不想離婚,請記得尋求專業協助,以第三人客觀角度提出「建設性」意見,雙方才能發現自己盲點,接下來按部就班可以怎麼做。」
本文為NOW健康授權刊登,非經許可,嚴禁任何形式之轉載引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