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真》安全行,不行?
【黃愛真兒童閱讀專欄】
人行道
近二年來,養成了和家人散步的習慣。南臺灣街道騎樓堆滿了賣店雜物或者成為機車停車場,有的騎樓出租給小販,非常熱鬧,行人走路猶如跳棋過關,進一步繞五步,偶爾還會踩到小吃攤殘留下來清洗地面的水;有時走在騎樓外的紅磚人行道,人行道地下管線鐵蓋、下水道簍空鐵蓋、路面紅磚斷裂凹凹凸凸,常讓路人在障礙賽間扭了腳,筆者經歷幾次慘痛經驗,大多走機車道,至少「路平」。然而機車呼嘯著擦身而過,家人甚為擔心。在「行」的安全間不知所以。這些路段也是搭公車的路線、通往國小幼兒園學校的路線。對於幼兒推車、使用輔具的長輩,更不友善,獨自出門常處在意外環伺中。
走在台北街頭,有些路段以蒂芬妮藍區分出人行路段,道路仍然坑坑巴巴不平整。感受到台灣是個對汽車階級相對友善,行人相對較不友善的地區。
計程車
筆者帶著兩位長輩,準備叫計程車轉往另一個目的地。周圍六、七輛空車,沒有車子願意停下來載客。好不容易有輛小黃願意搭載,從忠孝東路五段開到中和中正路,將近一個小時。當下筆者只覺得無法自行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長輩,大概要非常有錢,或者家人非常有閒,才能到處趴趴走。過程中司機哼歌、國罵,實在不可思議。這些經歷引出長輩們提到幾次單獨坐計程車的經驗:司機有更好的載客機會,馬上請兩位長輩下車,他要接載別的客人。或者在進入傳統巷弄前,請長輩下車,司機不載客了。要不長輩上車,莫名其妙跳表,熟悉的路段多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價格。或者拒絕搭載長輩乘客,如果不只一位長輩,叫車時間會更久等等。事件屢試不爽,頻率不低。
或許我們會建議,請長輩們打電話叫車?如果長輩們手機按鍵看不清楚,耳朵也需要大聲說話才能聽得清楚,這些長輩生活在科技社會,大概就是文明懲罰了。早上公園裡看見許多努力拿著輔助器一圈又一圈練習走路的長者,鄉間一個個拿著小凳子坐在家門口,或者不良於行,坐在家中倚在窗戶邊往外望著的長輩,距離基本的現代便利生活,感覺上好像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
台灣的生活環境,仍是對青壯年友善,對兒童和長輩相對較不友善的地區。然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會越來越老,未來也期待老化後不會成為社會負擔,還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並擁有充滿友善的生活環境。
「美國繪本之父」湯米·狄波拉(Tomie dePaola,1934年9月15日-2020年3月30日),創作超過270部兒童文學作品,其中描寫年長長輩和孫子間的作品,如《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先左腳,再右腳》(皆維京國際出版)非常動人。或許友善可能從小小的閱讀與感動同理開始。期待長輩、幼兒等邊緣族群,也能在社會「行」的安全建設上被關照。
作者為台灣THE科技人文推廣教育學會理事長,教育部閱讀推手
圖像來源:博客來網站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