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勝一
日前,我與好友文華在縣城的步步高時代廣場大坪散步時,發現大坪搭起個大書攤,銷售各類書籍,而且還是論斤賣。
“看看去。”在文華的提議下,我們慢慢悠悠走進書攤。你說好巧不巧,碰上文華的弟弟。“哥,你也來買書呀。我剛買了一袋書,7斤多。”
文華是文人,愛讀書,沒想到他弟弟也愛讀書啊。文華告訴我,他們家讀書有傳統呢,父輩識字不多,卻也讀過《西遊記》《水滸傳》等名著。他兄弟姐妹自然愛好讀書,各人的兒女也喜歡讀書。我羡慕著說:“文華友,你們家像是讀書世家啦。”
我往書攤上全搜索,好傢伙,不但各類書籍都有,而且還是稱秤過重銷售的,因此更加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和購買欲。
我喜歡逛書店、上書攤,但一般不帶老婆讓她陪著。她在場就會老嘀咕:“別看了,你看著看著就會掏錢把這書買走。”我問老婆:“買書不好麼?”她搖搖頭:“家裏都沒地方放了。”我說:“我買書又沒白買,基本都讀了。那好,既然你不讓我買書,那我就不買了,到時沒有書讀吧,我就好天天去牌館打牌。”她聽我這般佃說,趕緊軟了口:“你買吧,買吧,我不心疼這幾個錢,你讀書總比打牌好得多。”
講實話,我買書還真有了習慣。打從讀初中起,我就開始買小人書和連環畫看,上高中時到縣城新華書店買書讀,即便回鄉務農也捨得拿出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去買名著及有關專業書籍進行自學。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我每次出差外地,都要帶回一包書報雜誌。再後被破格聘用有了正式工作和穩定的收入,我的家庭開支專案裏總有購書開銷一項。在老家鄉親們的眼裏,我是一個自學成才者,靠讀書改變了命運,——跳出農門有了正式工作,還先後成了報紙雜誌的特約記者和准作家,展示了人生的自我價值。
或許我見識不多,買書用秤稱於我而言,就如大姑娘坐轎頭一遭。“老闆,這書用稱重賣,具體是怎麼個賣法呀?”男老闆過來跟我講:“這4個攤位,售價不一樣,一個攤位一種價格。”我用眼細細一看,有22元一斤、20元一斤、15元一斤、10元一斤的。我跟老闆說:“價格還能優惠不?”老闆告訴我:“都論斤賣了,再不能討價還價啦。”“可你這書正不正規、品質有沒有保障啊?”老闆拍著胸脯說:“要是不正規,我敢擺在這縣城的鬧市區麼?”我想想也是這個理,能在公開場合銷售的書籍,應該不是非法出版物吧。我跟文華交流幾句,老闆插上話來:“放心吧,二位先生,如果書有品質問題,你們隨時可以來找我。”
我最終決定下來,要買就買22元一斤價格的書。可面對這麼多種書,已然都看花了眼睛。究竟買哪些好呢?文華友倒是給出了很好的建議:“你愛好文學創作,那自然買文學方面的書籍啰,最好買名人名著吧。”
於是,我和文華友,一起挑選了莫言、汪曾祺、賈平凹、餘華、沈叢文等國內作家的名著,以及一些國外的名家著作,一共11本達15餘斤,花上300多元錢。
付完款後,文華友趕緊過來說:“唐兄,我來幫你提書。”我擺擺手:“不用,你自己也有書,我自己提。”“你不是手臂有病疾麼?”我告訴說:“那是左手,我右手能提呢。”
回到家裏,老婆見了習以為常,微微一笑說:“看來,你又得在家安靜好一陣子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