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引述3名知情人士消息指出,川普將任命佛羅里達州的聯邦參議員盧比歐為國務卿。盧比歐長期友台,經常為台灣發聲。在涉及中國、伊朗和古巴等美國地緣政治對手方面,呼籲採取強硬外交政策。
《紐約時報》星期一(11月11日)報導說,總統當選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選擇美國參議員馬可·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他的國務卿。如果人事案正式決定,這位共和黨籍、佛羅里達州出生的政治人物將要成為第一位擔任美國最高外交官的拉丁裔美國人。國務卿的任命需要得到參議院的確認。
盧比歐在2019年呼籲財政部對廣受歡迎的中國社交媒體應用程式抖音的海外版TikTok收購Musical.ly展開國家安全審查,而引發了調查以及撤資令。撤資令遇到了困難。
今年稍早,中國科技公司華為發布一個有英特爾(Intel)人工智能處理晶片的一款電腦後,盧比歐要求拜登行政當局禁止對華為的一切銷售。
前總統蔡英文2020年5月20就職典禮,多位美國國會議員以預錄影片方式,向蔡英文表達祝賀。盧比歐當時表示,希望武統不是北京目前正在考慮的選項,因為那將引發美中軍事衝突。
2023年10月24日,盧比歐與民主黨籍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重新提出「台灣關係強化法案」(Taiwan Relations Reinforcement Act)。要求美國總統在法案生效90天內,成立包括總統辦公室、白宮國安會、國務院、國防部、財政部、商務部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內的跨部會台灣政策工作小組,強化台美關係。
法案並要求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任命,須經參議院同意,職稱應改為「代表」(Representative)。
外交部北美司司長王良玉在今天例行記者會指出,外交部持續關注川普新政府可能的人事組成,但對於特定人選不予評論,也將與美國新政府推動台美關係。
53歲的盧比歐在最近的訪談中說,烏克蘭需要尋求與俄羅斯談判解決問題,而不是專注於收復被俄羅斯過去十年來佔領的領土。今年4月,國會通過950億美元的對烏軍援案時,魯比歐是15位投反對票的共和黨參議員之一。
盧比歐9月對全國廣播公司(NBC)說:“我不站在俄羅斯一邊--然而不幸的現實是,烏克蘭戰爭結束的方式將是談判解決。”
川普在11月5日的選舉中擊敗民主黨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部分原因是贏得了大量拉丁裔的支持。在先前的選舉週期中,拉丁裔絕大多數都投票支持民主黨,但從政治意義上講,拉丁裔已成為一個日益多元化的群體,越來越多的拉丁裔投票給共和黨。
盧比歐的外祖父1962年逃離了古巴。他也高聲反對與古巴政府關係正常化。在這一點與川普有共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