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apink 蘿拉 蔡阿嘎

為什麼會成為「工作狂」?

十分好/十分好小編 2024.11.12 14:46
工作狂.png
談到職場霸凌乃至過勞死的現象,大家看法不一。

有一派人認為與其拼命工作到過勞死,還不如辭職,沒必要為了工作搞壞身體,甚至白白送命的程度。

事實上,會過勞死的人往往具有熱衷工作和責任感強的偏執性格;相反地,那些懂得偷懶、厚臉皮的人通常不會有過勞死的問題。

為什麼有人會成為「工作狂」呢?

為了工作燃燒殆盡的人,不一定真的熱愛工作,而是不想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很失敗。他們從小就被灌輸「玩物喪志,工作至上」的觀念。職場在他們眼中,可能是個人的自我價值所在。 

這類人在潛意識中覺得人生過得並不順遂,鎮日埋首工作可以阻擋這種負面訊息。埋頭苦幹的強迫行為也可說是一種自我保護,藉此迴避自己難以接受的訊息。

因此,在工作狂的眼裡,辭職意味著自己是人生的失敗者。

至於認為「與其過勞,還不如辭職」的人,則不認為上班有多麼了不起。他們長期活在「與工作相比,人生更重要」、「世界有各種生活方式」的價值觀中,與工作狂截然不同。

也就是說,工作的意義同樣端看每個人的認知。

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艾倫.蘭格(Ellen Langer)曾舉例說明過認知的差異性:
「飛機的顛簸令人恐懼,但雲霄飛車的顛簸令人興奮。」相同的客觀事實,在特定情況下是可怕,換作另一種情境卻是興奮。如果我們不明白相同的刺激,在不同背景下會給人截然不同感受的道理,就會容易作繭自縛,成為自己臆測的犧牲品。當我們飽受負面情緒折磨,似乎失去所有希望時,但只要換個角度去感受同一件事,就會海闊天空。

當我們陷入負面情緒時,很容易把自己的感受視為單一事實,但只要換個角度去思考,就會發現還有其他的情緒反應。不同人面對相同刺激,會有不同反應,所以你也可以對於眼前的狀況,有不一樣的解讀。

立體書封+書腰300dpi.jpg
新書簡介
書名:我決定不在意:培養不被負面情緒影響的鈍感力
原文書名:メンヘラの精神構造
作者:加藤諦三
譯者:姜柏如
定價:380 元
頁數:256 頁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