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apink 蘿拉 蔡阿嘎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31】擇善而行 我的幸福方程式

愛傳媒/ 2024.11.11 15:45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31】擇善而行 我的幸福方程式

編按:凋零不可逆,搶救不容緩,兩岸故事在時間的字句中飛奔。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計劃,期能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留存歷史見證,珍藏可歌可泣的「我家的兩岸故事」。

「我是獨子,我前面四個哥哥一出生就夭折,所以父母就把我當寶貝一樣。」

95歲的胡善民,是個標準的肉食主義者,無肉不歡的他,1929年生於湖南耒陽,家境雖然稱不上富裕,但前面四個哥哥都夭折,因此他一出生就被父母捧在手心上呵護,既不用幫忙幹活、在家裡也吃香喝辣,甚至為了讓他上初中,家裡還賣了一頭豬替他繳學費。

「我初中畢業後,家鄉就被日本人攻陷了,那我也沒書可念,就決定從軍。」

17歲時,受到在軍中的親戚影響,胡善民進入貴州的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一路從野戰醫院的看護士,當到醫官,曾照顧許多前線傷兵,抗戰勝利後,他隨軍回到衡陽服役,卻沒料到父親不久後因病過世,那一年他20歲,身為獨子,本想退伍回家照顧母親及妹妹,結果長官一句話,讓他決定繼續從軍。

「我長官叫我要『移孝作忠』,他說中國人受盡日本鬼子侵略,我應該要繼續為國為社會服務,所以我守孝一個月後就離開了。」胡善民說

胡善民萬萬沒想到,從那之後便跟著軍隊一路遷徙,最終到了台灣,再次回到家鄉,已經是40年後的事,老母親早已不在人間,而他這一輩子都沒能盡到孝道。

抵台後的胡善民,陸續在新竹、基隆擔任醫官,直到1952年才在嘉義的陸海空肺病療養院安頓下來,當時,台灣有許多軍人因長期勞累罹患肺病,由於感染人數眾多,國防部便成立陸海空肺病療養院,全台共4個分院、超過兩千張病床,而在前線見過大風大浪的胡善民,卻對肺病的照護難以適應。

「肺結核那時候很厲害,醫學又不發達,那個病人膿胸、咳血,老一輩的醫師護理師都不願意去換藥,所以都叫我去,我每次換完之後,都吃不下飯了」胡善民回憶。

半年後,胡善民轉任司藥官,改做藥品調劑,後來又轉調至竹崎的灣橋分院,也是在這裡遇見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李甜,太太當時在診所工作,讓胡善民一見鍾情,便展開熱烈追求,不料女方家是本省的閩南大家族,親友擔心若與軍人結婚,以後若反攻大陸變數多,因而反對兩人交往。

「我不死心啊,因為我是軍醫嘛,我就幫他們家人看病、對他們很好,慢慢的她們親戚也都對我很好,連等公車的時候都會幫我買票呢」胡善民笑說。

經過三年努力,兩人終於修成正果,結婚時,由於是灣橋醫院第一對「芋頭番薯」,能跨越省籍的藩籬,在當時造成不小轟動,更傳為地方佳話,而夫妻倆一個說台語、一個說國語,但相處起來完全沒有隔閡。

胡善民的女兒胡語芳表示:「我們小時候都跟媽媽講台語、跟爸爸講國語,雖然常常聽不懂爸爸在講什麼,但媽媽很開朗,他們夫妻也從來沒吵過架,因為爸爸曾說過,他隻身一個人來到台灣,媽媽願意嫁給他,娘家那裡也給了他很多幫助,他很感恩」。

1965年胡善民退伍後,考上了藥劑師,後來更努力通過行政特考,當上了醫務行政主任,這讓只有初中的他備感驕傲,而受到他的影響,胡善民的子女也多半從醫,甚至連孫兒都就讀醫學院,可說是傳承三代的志業。

走過戰亂,這輩子胡善民最後悔的,便是當年沒有留在家鄉照顧母親,盡到做兒子的孝道,但從醫48年來,他始終勤勉不懈,而今95歲,能在兒孫的包圍下頤養天年、餐餐吃肉,也算是最大的福報,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擇善而行,以助人為樂。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

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搶救遷台歷史記憶庫透過無數真實經歷口述影音,還原大時代的離合悲歡。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網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臉書

遷台官網

遷台臉書

遷台YouTube

遷台LIN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