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藝術生態盤根錯節 藝評家撥亂反正歸於準則

銳傳媒/ 2024.11.10 13:17

藝術生態盤根錯節 藝評家撥亂反正歸於準則

(記者鄭松維∕專題報導)不管是平面繪畫、立體雕塑或數位藝術,所使用的媒材為藝術品提供了構成最重要之部分,而創作者採取的技藝則成就了公諸於世的產品;媒材和科普在藝術創作中的關鍵性,可以從影響作品整體美感和視覺傳達的能力中看出端倪;縱覽世界美術發展史,藝術不僅是情感的抒發,也是交流思想的載體,可作為心靈療癒、自我表達的渠道,或單純只是欣賞生活之美的一個部分,批評者透過藝術來記錄歷史,體現社會價值觀,並對政治、文化或社會事務發表見解。

[caption id="attachment_87243" align="alignnone" width="1500"]藝術是情感的抒發,也是交流思想的載體。(資料照片) 藝術是情感的抒發,也是交流思想的載體。(資料照片)[/caption]

藝術評論,乃是對藝術作品的分析與評價。更奧妙的是,藝術的批評與理論兩者之間關係密切,具有解釋性的,涉及從理論角度判辨特定藝術作品並確立其在藝術史上的意義和貢獻。而藝術史為人類提供了一種了解過去及其與現在錯綜複雜的牽扯資料,因為藝術創作行為是人類最普遍的活動之一,作為批評辯論者應義正辭嚴,解析塵世間文化進化之根本網絡。

藝評家羅二松說,批評家至少本身是一名鑑賞家,這意味著必須對藝術史有「紮實的通曉」,從鑑賞家晉升批評家的一步,象徵著從知識到判斷的進展。置身藝術評論家擁有寫作和溝通技巧起著至關重要的功能,因為擔任藝術界批判的角色,必須具有淵博的學術和美學素養,引導專業受眾和廣泛的公眾,清晰、明確地深入妙境,以可信度之言詞表達繁瑣的概念。

優質的藝評家是善於闡述事件,運用高水準具吸引力和技巧的語言,本身持有同情心、敏感度和洞察力也很切要。形式、風格和媒介都是考慮的要件,在評論中,作品的功能、價值和成本則是附加元素,評論者因其審視的品質或聲譽而被受眾採納,在某種程度上言聽計從。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會根據一系列理論立場進行考核,並將發表的文章結集成冊,在完整的著作中提出論點。

[caption id="attachment_87245" align="alignnone" width="1214"]藝評家持有同情心、敏感度和洞察力也至關重要。(資料照片) 藝評家持有同情心、敏感度和洞察力也至關重要。(資料照片)[/caption]

羅二松表示,與在Facebook、Line或Mail信件發表個人主題評論者不同,專業評論家是為廣播、報章雜誌、電視或網路傳媒提供可受公評的判讀和意見。當個人倡議是膚淺的冥思苦想之挑剔時,無論是對時事或藝術直抒己見之人,通常可稱為「異見家」而不是批評家。藝術論斷總是帶有主觀性,因此,批評者也很容易受到競爭對手的感染,然而,穩健的批評家能為藝術品味或見解,起一定的仲裁作用。

[caption id="attachment_87246" align="alignnone" width="1049"]藝術推理在分析藝術作品的形式面向及其歷史背景,領會創作者的意圖及表達基調。(資料照片) 藝術推理在分析藝術作品的形式面向及其歷史背景,領會創作者的意圖及表達基調。(資料照片)[/caption]

羅二松指出,藝術推理主要在分析藝術作品的形式面向及其歷史背景,領會藝術家的意圖及表達這種規劃的基調。觀眾看到了什麼?創作是如何架構的?畫面發生什麼事了?藝術家到底想表達什麼?對這件作品有何看法?都是批評的要素和原則;善盡職責的藝評家應以客觀有效的表述為目標,平等琢磨主觀成因並推崇國際的藝術價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