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網購熱潮來襲 假貨問題需警惕:消費者應慎選電商平台

藝點新聞/ 藝點新聞 2024.11.08 11:00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人依賴網路購物,尤其年度購物節雙11即將到來,許多消費者更是蠢蠢欲動。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網路購物率在2023年第三季達到13%,年增率進一步提升,各大電商平台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加大了促銷力度。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假貨問題成為電子商務業界的重大挑戰,消費者應慎選平台,以免購買到盜版或仿冒商品。

新聞圖片

▲  雙11購物熱潮來襲,消費者應慎選優質電商平台

假貨問題不僅在台灣發生,美國、中國、南韓等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同樣面臨侵權商品氾濫的挑戰。美國貿易代表處自2010年起每年發布「惡名市場名單」,列舉全球線上和實體平台中涉及或協助侵權活動的市場,意圖促使相關平台改善管理,並與執法機關合作解決侵權問題。資訊工業策進會 (資策會) 總監王瑞民指出,該名單在每年8月底到10月中進行意見收集,隔年1月公布,提醒消費者和相關業者。

在2023年的「惡名市場名單」中,包括Amazon、蝦皮(Shopee)、阿里巴巴(淘寶)和拚多多等大型電商均被列入,原因多與其平台上的仿冒品數量驚人且管理不當有關。王瑞民強調,Amazon在處理仿冒品移除方面效率較低,部分權利人甚至發現其賣家資訊存在誤導性,導致權利人和消費者難以辨識賣家身份。蝦皮亦在特定市場,如巴西與印尼,因大量仿冒商品及處理效率不佳,被視為消極面對盜版和仿冒問題。

新聞圖片

▲網購不踩雷!選擇優質平台,遠離假貨風險

儘管不少大型電商平台受到假貨問題困擾,但也有如Momo、Coupang和Rakuten等知名電商平台並未出現在「惡名市場名單」上。王瑞民指出,這些平台為維護消費者和智慧財產權持有人的權益,投入了大量資源於主動防範侵權、迅速下架侵權商品等機制,並對重複侵權的賣家採取即時措施。這些措施在激烈的電商競爭中,顯示出優質平台對權益保障的重視,值得消費者多加支持。

隨著電子商務持續發展,假貨問題依然難以完全避免。王瑞民呼籲消費者在選擇平台時,不僅要考量價格,也應關注平台是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障,善用「惡名市場名單」等資訊,慎選可靠的電商平台,以降低假貨風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