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hbl 國際音樂節 中信兄弟

走訪1300位長者、收藏1.5萬件文物 沈春池基金會7年成果大公開

品觀點/品觀點編輯中心 2024.11.04 09:55

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策畫舉辦、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展出的「漂流與離散─遷臺歷史文物展」,今起開展,本次展覽精選了多件珍貴的文物,涵蓋1949年以來的遷臺記憶與故事。展期從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全展免費參觀,歡迎踴躍前往觀展。

本次「漂流與離散─遷臺歷史文物展」源自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的「搶救遷臺歷史記憶庫」計畫。此計畫自2017年以來,已走訪1300多名遷臺一、二代長者、製作超過500支影音紀錄片,典藏逾1.5萬件文物,並陸續出版同名系列叢書《我家的兩岸故事》等。豐富的影音及文物為基礎而開展的「我家的兩岸故事」也在兩岸七個城市間舉辦,全方位展現遷臺記憶的珍貴篇章。 (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本次「漂流與離散─遷臺歷史文物展」展覽以兩個月展期、三檔展覽規劃以及七大展櫃的形式,將基金會收藏的萬件近代文物精選展出,透過照片、信札、實體文物、手稿及圖文創作等珍貴藏品,呈現大時代下兩岸故事的真實歷史紀錄,並在三個檔期中分別舉辦三次不同面向的座談,讓觀者更能體會每個展物的背景故事及蘊含意義。

第一展期展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的經典藏品如:故宮押寶人「索公」索予明的至寶─藍背心及銀圓。當年因國共內戰,故宮70萬件精選藏品兵分三路撤退到基隆,當時負責押運國寶來臺的索予明,只帶著母親親手為他縫製的保暖藍色背心與兩枚銀圓,沒想到母子倆無緣再見,背心及硬幣竟成為母親最後留給他的物件。

此外,基金會也特別展出索予明工作時,詳細記錄國寶狀況而留下珍貴手寫的文物資料卡,在當年沒有電腦的時代,藏品造冊可以想見是相當浩大的工程,這些前輩們對國寶保存所做出的努力更是令人敬佩。

第二展期則是以「胡一刀」,胡秀苑醫生的照片與手稿為主軸,記敘這位醫德濟世、極為傑出的外科醫生,他的學醫歷程與所見所聞,在當時掃描與影印技術都尚未成熟的階段,胡醫生以「手繪」的方式,精細地畫出人體各類器官剖面,刻苦學習外科知識,最終成為一名懸壺濟世的仁醫。另外基金會也以「精選典藏」為題,分享基金會蒐集文物時的有趣小故事、捐贈物主的起心動念是什麼等等,逗趣詼諧的內容想必能令您會心一笑。 (圖/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第三展期則以逃難手稿、遺族學校通訊錄為展出重點,並舉辦「舊物絮語」講座,分享來臺之後食衣住行育樂與社會氛圍等生活類的文物故事。如早年的醫美或是限定時期流通的金圓券、愛國獎券等。愛國獎券於1950年代至1980年代風靡臺灣,版面設計從名勝古蹟到歷史人物、各式慶典,內容無所不包;一張區區5元、10元的購買金額,卻有可能兌換到20萬的鉅額獎金,金額足以在當時台北市鬧區買下一棟透天厝,這讓當時的人民都為之瘋狂,進而造成一股潮流,再再凸顯了當時人民的生活風貌。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表示,「漂流與離散─遷臺歷史文物展」呈現的歷史不僅是個人生命的片段,更是社會共同記憶的一部分。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延續遷臺人物為後代留下的寶貴精神,也讓更多人理解這段歷史的深層意涵,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熱門關鍵字:

消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