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專欄】「韌性農業」不能任性而為

銳傳媒/李武忠 2024.11.01 04:30

 

當前極端氣候確實已經嚴重影響到農民生計和民眾的日常生活,不僅菜價聞風飆漲,超市架上生鮮蔬菜遭民眾搶購一空,家庭主婦(夫)怨聲連連,這樣的場景再三出現,讓民眾質疑這些年政府大力推動的「韌性農業」(Resilient Agriculture)(韌性係指系統受到擾動後,仍然能夠存續的能力)是否真正發揮功效?

氣候變遷不僅造成複合式災難,也給全球的糧食和農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已經使人們更難養活自己。據世界銀行預估,到2030年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將使另外1億人陷入貧困,到 2050年農業產量必須增加70%以上,才能滿足人們對糧食、燃料和纖維的需求。為此,農業生產力除必須大幅提高外,尚須應對全球變化的複雜且相互作用的驅動因素,包括極端氣候、土壤退化、流行病和有害生物入侵等。未來農業生產體系必須肩負起養活世界,適應氣候變遷,並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重責大任。

[caption id="attachment_85885" align="alignnone" width="695"] 每逢颱風警報發布,農民就要急著搶收物,以減少損失,圖/電視畫面[/caption]

然而檢視當前農業生產系統,不僅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一,更消耗大量天然資源,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包括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如果不加以控制修正,最終將超過資源可以提供閾值(Threshold),帶來更大的災難。鑑於氣候變遷會對農業產生負面影響,各國政府開始加強農業系統的抵禦能力及復原力。

農業生產者經常經歷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貿易中斷、病蟲害叢生、國外低成本產品的競爭,如今又要面臨極端氣候的頻發,使得務農變得更加困難。如何讓農民特別是小農,能夠更有效率應對氣候變遷,須考慮到層面相當廣泛如:加強自然資源管理:保護森林、濕地和草原等關鍵生態系,提高覆蓋率;從源頭減少人為碳排放;發展再生能源;制定針對氣候相關威脅的保險機制等等,關鍵在提高農業系統的復原力(resilience)。

農業復原力是衡量農業系統在跨越關鍵「閾值」(Threshold),並產生根本性變化之前,能夠承受多少干擾的指標,可透過減緩(mitigation)和調適(adaptation),來減少氣候變遷影響;減緩氣候變遷意味著避免和減少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以防止地球變暖至更極端的溫度;調適是指減少氣候變遷影響脆弱性的一系列措施,從種植更耐旱的作物品種,到加強氣候資訊和預警系統,再到建立更強有力的洪水防禦系統。目前在推動調適氣候變遷正面臨資金的供應和取得不易;缺乏專業知識和經驗,準確的氣候數據不容易獲得;在地化的風險評估不足;體制和治理約束,阻礙氣候變遷的調適效果等重大挑戰。

台灣政府亦強調建構韌性農業,曾強調要啟動育種、產區調節因應,例如毛豆、荔枝產區往北調整,水稻產區也會調整;會強化大規模崩塌、土石流監控與預警,並打造社區儲水設備等等,也洋洋灑灑的列出主要成果包括:建立應變氣候變遷相關調適技術93項;育成抗耐逆境作物品種87種;設置加強型溫網室2,162公頃;建立農業氣象站176個;設置農作物災害預警平臺;完成農田水利設施更新改善1,478公里、管路灌溉設施推廣面積13,390公頃等,但是相較於其他農業先進國家,仍然呈現基礎科研經費短缺,專業人力配置嚴重不足,民間企業投資積極性低,原創性關鍵核心技術有限,研究成果重量不重質且移轉至第一線生產出現極大落差,難以形成政策來推動:尤其許多預期目標未列具體的數據和獎懲機制,缺乏實質實地的查核,只得考核流於形式,甚至淪為作文比賽,而官員往往「講甲一畚箕,做無一湯匙」,很難經得起極端氣候的真實且殘酷檢驗!

[caption id="attachment_85886" align="alignnone" width="835"] 未來老天給台灣的考驗將更甚於過往。圖為山陀兒颱風過境,金山老街市場泡湯,圖/電視畫面[/caption]

要落實韌性農業,具體的做法包括:

1.有系統進行國內實施氣候適應農業(CRA)/耕作系統與未實施(CRA)耕作模式,對氣候變遷適應的差異(包括颱風、乾旱、侵蝕、病蟲害等各種氣候災害的頻度和受損程度,總生產量和品質差異,日常管理困難度,成本和效益比較等),作為說服和培訓農民,實施氣候適應農業的重要依據。

2.由於地理位置和資源稟賦品質不同,造成對氣候適應的差異,台灣不同地區對極端氣候的敏感性及脆弱性亦不相同,應全面評估國內農地的脆弱性和農場的適應能力,做出調整,並因地制宜訂定各種不同的應對策略(更應納入國土規劃),才能真正提高農民及農村,適應氣候變遷和抗衝擊的能力。

3.運用生物技術,資訊技術,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全面強化農產品產銷供應鏈每一環節,對天然災害的韌性,減少災害風險和損失。

4.國內農業科研主力集中在國家試驗機構,普遍存在基礎研究經費和科技創新人才嚴重不足,為彌補科技研發創新與實際生產的深度落差,除了健全人才激勵評價機制外,可透過稅收優惠暨獎勵條例,激勵民間企業積極參與農業科技研發創新(須著重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同時完備轉化機制以及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並對農民展開場景化、沉浸式培訓,讓研發成果能迅速落地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和農民收益。

5.積極透過AI技術來強化農業系統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例如運用人工智慧驅動的ClimateGPT可協助評估緩解和適應策略的可行性;可探索再生農業、地球工程氣候相關風險;可幫助傳統農業轉變為永續生產模式等等。

氣候變遷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賴總統雖宣告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卻遭外界批評疊床架屋,從這幾次風災各地受損狀況來看,台灣花費數千億打造的「韌性台灣」成果有限,需徹底檢討修正。而未來老天給台灣的考驗將更甚於過往,如何有效發揮整合功效以及執行力,把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正考驗執政能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