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中鋼 館長跳車 賤內

好大一棵樹/董江竹

台灣好報/ 2024.11.01 11:14

——散記與崔東匯友誼同行年代

董江竹

深秋時節,著名散文家崔東匯新作《老楊樹》在《散文》雜誌9月號刊發,11月份又被《散文選刊》轉載。《散文》雜誌是我國散文界頂級大刊,《散文選刊》則是選載全國散文佳作的重要刊物,兩刊都是國內散文家們仰望的大刊,莫不以登臨雙刊為榮。東匯沉寂幾年後,強勢回歸,可見其重登散文峰巔的實力。《渤海文學》更鹹集《老楊樹》風華物語,文學評論家和讀者對這“好大一棵樹”好評如潮……

值崔東匯力作“樹大招鳳”盛季;遙想往昔青蔥歲月,餘且散記些與“這位種樹人”同行為伍年代友誼片斷——

時在1984年初秋,受《邯鄲日報》文藝科劉龍源、郭俊二老師邀約,我和東匯同在《田園》副刊“幫忙”。兩個平原縣的文學青年,縣域無隔山水,緣聚同住一舍,自然心近話和。難忘初來乍到時,二老師各請家宴。劉宅籍虹嫂子燒得一手川菜,麻辣滾燙任“滴流”;郭詩人親自掌勺,詩畫拼盤吟“東龍”。憑承二位師長心手相傳“甘為他人做嫁衣”至深要義。我倆受教匪淺至今縈懷感念。

那時,郭、劉經常外出採訪、開會。編輯室多是我倆對桌編稿。東匯小我幾歲,大學文科生談詩論文,皆引經據典。日常編稿,每見奇文妙語,他都讚歎不已。忽遇農人“讚美大蔥”來稿,東匯且言:“這根蔥栽‘田園’,咱就煎餅吃了”。白天同室操筆,夜回宿舍躺下,評說路遙、梁曉聲、馮驥才,北島、顧城、賈平凹新作/軼事。直到“無話可說”,就各自捧讀《小說月報》、《散文》,或入定“靜夜思”。而投入創作境地,常見,東匯突然拿本筆疾書片言。甚至,夜半激靈坐起,也摸紙筆記下“靈感詩句”。他常把草創散文、詩歌請“老兄提提意見”。我自先睹為快。

相逢純真年代,難得志同道合。那年那月,倆“編外小編”,志趣相投,檸月如風,耕傭《田園》地,任情置身《編輯部的故事》中。孰料,迎冬下雪日,單位通知我回縣委宣傳部。因趕“順風車”,未及與東匯握別。惟祈願賢弟心中常駐芳華,不棄都蔗高鴻文學夢。依稀記得,翌年早春,東匯也回到縣裏,借調到縣委宣傳部從事新聞報導工作。從此,我們兩個縣報導組的新聞幹事,名字“報上見”,來往“電話長”。最難忘,那年冬日,東匯騎自行車,跨越兩縣40多裏路,專程到我老家小寨探訪。我設家宴款待,猜拳敬五糧。醉裏同憶《田園》時光,長話人生事業夢想……

再後來,東匯調到地區廣播電臺任記者/編輯。我去市里送稿,有時就住他宿舍,兩人複敘“今夜無眠”。1989年秋,我倡《金秋邯鄲紀行》,獲時任地委領導支持。東匯聞之積極參與。他和我結伴,從臨漳、館陶、邱縣等平原縣同步“邯鄲紀行”。

1995年起,我到邯忝列傳媒職場。再度與東匯友情際會,共用新聞線索,結伴參加“新聞發佈會”……此番同行一夢長。十年後,我到港報津辦擔職。這時,東匯已是市作協副主席、省文學院簽約作家。其作品常見於《散文》《散文百家》《美文》《中華散文》等國內散文大刊,其高質量的散文作品也常被《讀者》《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書摘》和網路大量選載轉發;東匯的散文作品多次入選國內散文排行榜和各種權威散文年選版本,並獲得了河北作協2007年度優秀文學作品獎、第十一屆河北省文藝振興獎、《散文選刊》2013-2014年度“新經驗散文獎”及第三屆冰心散文獎。作為一個散文家,儘管東匯低調行事,默默耕耘,可他的散文作品依然聲名遠播,受到好評。

如今,我們都已不再年輕。知東匯現已退休,然“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悉聞《老楊樹》“嘩嘩”聲響,聯想他的《像柳樹一樣活著》。老柳樹,老楊樹,根系相連生生不息。東匯真是當今文壇筆耕不輟的“植樹高手”。

知君文章好,久要不可忘。某雖不才,但願東匯,在冀南故土田園上,栽種下一棵又一棵參天大樹。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西子灣副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