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 象鼻族 銀杏颱風

北溝故宮論壇登場 朝陽科大USR開啟在地創生契機

中央社/ 2024.10.30 10:0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030 10:05:26)為了保存北溝故宮遺址的珍貴文化資產,近十餘年來朝陽科技大學師生團隊投入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致力推動「北溝復麗—文化、生態共融村」,打造社區文史共學場域,並於10月29日特別舉辦「2024北溝故宮活化再利用論壇」,邀請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及、前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及關心北溝故宮之地方耆老與文史工作者齊聚一堂,期能開創文化資產保存新契機。

朝陽科大舉辦2024北溝故宮活化再利用論壇,邀集關心北溝故宮之地方耆老與文史工作者齊聚一堂。

朝陽科大副校長徐松圻表示,目前已列為歷史建築的北溝故宮,遺址距離朝陽校區僅200米,十多年來朝陽師生肩負保存文化遺產之重責,致力推動地方共存共榮。本次論壇除了針對北溝故宮活化再利用之議題進行研討之外,同時展現朝陽師生USR團隊在北溝這塊土地上的努力成果,讓深具歷史記憶的北溝故宮風華再現。

朝陽科大副校長徐松圻(右二)及北溝文化生態共融村子計畫主持人陳茂祥(左二),代表歡迎前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中)等貴賓蒞校。

北溝復麗—文化、生態共融村USR計畫共同主持人陳茂祥老師表示,1950年起,五千多箱故宮文物分三批到台灣,遷駐霧峰北溝,文物停留在此15年,讓北溝故宮成為世界各國研究中華文化的聖地。1999年大地震,霧峰是重災區,北溝故宮舊建築除U型山洞外,幾乎全毀。朝陽師生隨即在北溝故宮遺址旁邊的四個災區組合屋服務災民,並做霧峰村史調查與歷史古蹟活化。2011年起,開始引導學生以北溝故宮遺址做專題研究,並與關心北溝故宮的在地文史工作者發起社團做推展。北溝故宮活化再利用,歷經第一階段的歷史文化意義的宣傳並呼籲政府重視遺址保護;第二階段的爭取就地重建或展演館籌設與文創園區的規劃;到今年第三階段,將跳脫過去「遺址重建的思維」,借用王羲之「蘭亭序」與「曲水流觴」的歷史文化典故,宣揚北溝故宮15年歷史機遇所承載的文化道統與使命,將北溝故宮活化再利用以文化傳承的全新模式推展。因此,本論壇開幕式特別安排「曲水流觴」文創現場體驗,邀請在北溝故宮遺址旁居住的花東新村阿美族清唱,搭配古箏、二胡與葫蘆絲的國樂演奏,看著酒杯隨著曲水緩緩流穿在「故宮文物南遷及到台灣」過程中的重要起訖點。

比鄰北溝故宮遺址居住之花東新村阿美族,以歌舞表演彰顯在地的力量。

五權社大荂月樂團受邀表演,帶來二胡、古箏、葫蘆絲演奏,為歷史古蹟活化研討更添意境。

計畫主持人李麗華老師強調,為了活化北溝故宮,本次論壇亦邀請朝陽科大天生講座教授鍾任琴、樂山安谷戰時故宮執行長關介玉、成都戰時故宮博物館設計總監黃慶昌、戰時故宮臺灣聯絡處辦公室主任張建智、前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潘襎、秦鼎文流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逸、台灣珠寶學院院長盧春雄、 前中台科技大學副校長林海清、霧峰林家三代民族英雄後代(林祖密將軍之孫)林光輝、北溝文化協進會顧問陳戊興、霧峰在地藝術工作者黃圻文等,針對故宮文物文創的世界潮流、成都安谷戰時故宮的過去與現在、故宮博物院北溝時期的歷史重建、故宮一百週年慶祝活動相關文創設計、北溝故宮活化與霧峰林家、霧峰文化啟蒙與北溝故宮人文、悟風霧峰自然勘遊憩等各面向進行綜合研討,結合地方創生,讓北溝復麗,一同建構文化、生態的共融村。

臺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特別到場,體驗曲水流觴之北溝雅集。

熱門關鍵字:

P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