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洗腎洗毒素也洗掉營養!腎友如何防備營養不良成為奪命威脅?

今健康/今健康 2024.10.31 17:12

洗腎對於腎衰竭患者相當重要,因為能有效維持生命的長度與深度;但儘管如此,長期下來所造成的生活困擾及副作用,也會大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提高死亡風險。其中洗腎最常面臨的問題就是營養流失,且腎友往往合併多重慢性疾病,可能加劇營養不良情形,讓洗腎過程更加艱辛。特別是經由原型食物或管罐營養補充品仍無法達標者,可以考慮三合一營養針,「邊洗邊補充營養」,讓透析治療更順利,同時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洗腎王國的生活?醫師淺談腎友日常

高雄安馨楠梓內科診所血液透析中心劉承恩院長表示,他已經陪伴洗腎患者超過十年,深刻感受到洗腎對患者生活的巨大影響。他指出,洗腎是一種全年無休、風雨無阻的治療過程。相比於許多患有三高慢性病的患者,可能只需每三個月回診一次,洗腎患者即使在颱風天或逢年過節,依然必須按時進行透析治療。

劉院長強調,由於腎臟衰竭導致器官無法正常運作,這些患者無法像健康人一樣依靠自身腎臟全天候工作。他們必須每週接受三次透析治療,每次持續四小時,以代替腎臟執行必要的功能,包括排酸、排毒、排水、維持電解質平衡,並促進紅血球生成。透析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帶來極大的挑戰和改變,對於他們來說,這種治療不僅是一種醫療需求,更是一種生活模式的重大轉變。

洗腎也會洗掉營養增加死亡風險!將近一半腎友有營養不良問題!

劉承恩院長進一步指出,除了透析過程能有效清除體內毒素外,每次治療也會伴隨一定程度的營養流失。每次透析大約會流失10到12克的胺基酸,並且會損失少量的蛋白質、葡萄糖和水溶性纖維素。這些營養成分的流失,正是導致許多洗腎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

透過每次回診時的飲食紀錄和體重變化,能夠初步判斷洗腎患者是否出現營養不良的情形。而更具客觀性的數據,來自每月的抽血檢查,通過血液中的蛋白質、血清白蛋白、肌酸酐、尿素氮、膽固醇和血色素等指標,可以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是否達標。

根據統計,約45%的洗腎患者可能面臨蛋白質熱量耗損,導致營養不良。這不僅會引發肌肉流失、增加跌倒風險,還會提高感染其他疾病的機率。隨著患者體力逐漸虛弱,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加,這些問題最終可能導致住院率和死亡風險上升。因此,洗腎患者需要密切監控營養狀況,並及早介入改善,以維持健康和生活品質。

總之,透析患者除了積極進行透析治療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營養補充,以維持身體的基本機能和健康狀況。

洗腎期間該如何補充營養?謹記低鈉低鉀低磷三原則

針對腎友的營養補充,劉承恩院長建議應從蛋白質與熱量兩大方向入手。蛋白質的攝取建議每天以每公斤體重1至1.2克為基準,熱量則應控制在每公斤體重25至35大卡。此外,攝取的蛋白質中至少一半應來自高生物價的蛋白質來源,如肉類、蛋白、魚蝦貝類和豆類,這些都是主要的營養來源。同時,腎友應遵循低鈉、低鉀、低磷的飲食原則。

院長進一步解釋,過多的鈉會引起口渴,增加水分攝取量,進而導致高血壓,因此建議每日鹽分攝取不超過5克。高鉀食物則可能引發心律不整,甚至心跳停止。在食用綠色蔬菜前,建議先熱水燙過以減少鉀含量,並避免攝取湯汁。高鉀水果如木瓜、香瓜、哈密瓜、番茄和橘子等也需格外注意。

磷方面,腎友應避免乳製品、全穀雜糧、內臟類、堅果類、燉補品和加工食品,這些食物都可能導致磷過量,進一步影響健康。因此,在飲食上需特別小心,以維持適當的營養與健康平衡。

腎友日常飲食無法達標?三合一營養針來助攻!

如果患者自身條件良好,劉承恩院長建議優先以口服原型食物來補充營養,這是最理想的方式。然而,若患者無法僅靠飲食改善營養狀況,則可考慮使用管灌營養補充品來達到營養標準。如果存在吞嚥困難或其他因素導致無法正常進食,或者即使透過原型食物和管灌補充品仍無法滿足營養需求,則可以考慮使用三合一營養針。

三合一營養針含有葡萄糖、脂肪和胺基酸,能夠有效滿足腎友的營養需求,減少跌倒、住院、開刀等風險。部分產品還會添加魚油,這有助於保護心血管,改善皮膚搔癢,並降低體內發炎;有些則會添加牛磺酸,提升活力和免疫力,進而改善整體照護品質。若希望提升洗腎後的生活品質,患者可主動向醫師諮詢是否適合使用三合一營養針。

劉院長分享過一個案例:一位個案雖然營養狀況尚可,但因心血管疾病及體內發炎,經常在透析治療後感到極度疲倦。在與劉院長討論後,決定嘗試三合一營養針,結果患者發現透析後的精神與體力恢復顯著改善,整體狀態比之前好得多。即使營養狀況未達危險臨界點,透過三合一營養針的輔助,使透析治療更加順利,從而更快地恢復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腎功能出現紅字!逆轉「腎」做對兩件事更有效!

.慢性腎臟病慎防「蛋白質耗損」。營養師指3原則:規律運動很重要!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