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客家小炒賽帶動小炒熱,現在花蓮想再創粄條熱和菜包熱,26日在鳳林推動今年第一次,規畫的客家米食產業節,吸引上千民眾參加,無論是傳統風味的炒粄條,還是五顏六色有創意的菜包,都成功吸引目光,帶動客家米食話題。 大鍋裡熱氣蒸騰的炒著粄條,加豆芽菜、加韭菜,再來幾勺特製油蔥酥,香噴噴的客家炒粄條相當誘人,花蓮首次推出以炒粄條,和菜包為主的大型客家米食競賽,有近20個參賽隊報名,現場吸引眾多人潮排隊試吃,激烈競爭後選出優勝隊伍,得獎者也不吝分享烹飪祕訣。 花蓮粄條賽冠軍 陳麗霞:「我就是河洛人,不過嫁來這鳳林是客家庄,所以我就喜歡炒粄條、面帕粄,(祕訣)肉臊裡面加豆腐乳。」 參賽民眾 游采靖:「年輕人的嘴又挑,所以你要去強調它的特色,就是它的口味要提出來這樣子。」 展示區內無論是經典菜包,加入蔬菜汁調色的五行菜包,還是這個巨無霸大菜包,都造成話題,地方規畫全縣粄條菜包賽,要延續全國客家小炒爭霸賽熱度,積極推廣客家米食外,也形塑花蓮客家特色。 花蓮縣府客家事務處長 潘乾鑑:「客家人對米食的文化推動很重要,鳳林的菜包很有名,所以我們來辦粄條節,也要來辦菜包節。」 前臺灣東區神廚獎得主 馮寶琴:「(推廣)客家人的菜包、粄條,要怎樣做會比較好吃,長得又是如何這樣。」 過去國內曾因食安風波,造成粄條米食市場不安,地方也希望藉由這次活動,提高能見度,向外宣傳客家米食料理的,衛生、安全與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