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海峽觀論》從國際法視角看臺海封鎖與戰爭行為的界限/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4.10.25 14:32

魯云湘(國際事務研究者)

10月24日,中華民國國防部長顧立雄先生,將中國大陸的聯合利劍演習稱「圍台封控」,屬灰色地帶的操演性質,如果發動符合國際法上的封鎖,就屬於戰爭行為,國軍將進入應急作戰階段。然而,有媒體以封鎖「臺海」名義為由,恐將造成民眾認知上的誤解。因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這一說法未必完全正確。所謂的封鎖「臺海」,除了臺灣海峽,還包括巴士海峽、東海釣魚台列嶼及西太平洋等區域,與臺灣海峽或直接封鎖臺灣本島及其屬地之間,存在著重大差異。前者情勢將更為複雜,直接牽動區域安全及利益,而後者更接近於準戰爭行為的標準。

封鎖臺灣海峽及臺海地區不一定意味著戰爭

首先,臺灣海峽的法律地位頗具爭議。大陸主張享有臺灣海峽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合法權利,而國際社會則普遍認為其為國際水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國際航行權在此應受到保障,外籍船隻在臺灣海峽內不同水域享有各個不同的通航權利。因此,僅僅封鎖臺灣海峽,並不必然被視為戰爭行為,特別是在封鎖範圍不涉及臺灣本島港口或國際貿易的重要航道時。如顧部長所言:真正的封鎖在國際法定義是「阻止所有國家的機艦,進出敵國管轄的港口、機場或海岸線的交戰行動,通常由軍隊主導。」

其次,如果封鎖的範圍進一步擴大至臺海地區,如第一段所言之區域,其戰略意涵更為嚴重。巴士海峽位於臺灣南部,連接南海和西太平洋,是全球重要的海上航道,對大陸、日本和韓國等國的能源運輸至關重要。封鎖巴士海峽不僅影響臺灣,還會對東亞的能源供應和貿易造成重大干擾,並且極有可能被視為對區域安全的挑釁行為。東海釣魚台列嶼長期是中日之間的主權爭議焦點,任何針對釣魚台列嶼的封鎖行動都可能激化中日衝突,並可能促使美日安全同盟介入。若封鎖範圍擴展至西太平洋,這將涉及全球航運和軍事平衡。如此大規模的封鎖行動,將幾乎不可避免地被視為區域和平的重大威脅,可能引發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軍事反制,從而大幅提升亞太地區的緊張局勢。

封鎖臺澎金馬及外離島地區,更接近戰爭行為

然而,若大陸全面封鎖臺灣本島、澎湖、金門和馬祖等中華民國所屬的治權範圍地區,則這種行為符合國際法上戰爭行為的標準。封鎖港口、切斷臺灣與外界的經濟、貿易及戰略物資供應,會對該地區的生存與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根據國際法慣例,這樣的行動通常被視為戰爭行為,因為它涉及一國基本權益的嚴重侵犯,並且容易導致軍事衝突升級。

區分封鎖本島、海峽及臺海的戰略意涵

因此,封鎖臺灣本島與封鎖臺灣海峽,在軍事戰略上也就有著截然不同的意涵。封鎖臺灣海峽,可能是大陸在區域內展現軍事優勢、施加政治壓力的手段,而不一定是為了挑起軍事武裝衝突。這樣的封鎖可以是衝突中的「灰色地帶」行動,既增強對臺灣地區的壓迫感,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國際社會迅速干預。但若封鎖升級至臺灣本島,則勢必被視為準戰爭行為,甚至可能觸發美國、日本等國對臺灣的安全承諾,進一步升溫臺海地區的緊張局勢。

封鎖對國際航運的影響

無論是封鎖臺灣海峽還是擴展到臺海地區(巴士海峽、東海釣魚台及西太平洋),這些行動對國際航運的影響都不容忽視。臺灣海峽雖然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任何封鎖都將干擾國際貿易,影響石油、天然氣及其他重要商品的運輸。但對於日本、南韓等依賴進出口到經濟體而言,貨油輪可增加成本繞行航程較遠的西太平洋航道。若封鎖擴展到臺海地區時,或將嚴重影響供應鏈與能源安全,甚至是經濟運作,並促使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以保障航行自由。

結 語

顧部長的言論反映出當前兩岸局勢的緊張,但從國際法的角度觀看,不論是封鎖臺灣海峽、臺海地區或全面封鎖臺灣本島及其屬地,存在著明顯的法律與戰略區別。僅僅封鎖臺灣海峽及臺海地區,雖然可能導致局勢演變成國際發出抗議聲明,或是派遣軍艦維護航行自由,但不一定意味著全面性的軍事武裝衝突。真正具有重大衝突風險的行為,則是大陸直接對臺澎金馬及外離島等地區的封鎖,這將構成準戰爭行為,間接造成臺海及亞太地區安全的不穩定,從而影響全球經濟與國際秩序。(照片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評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