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專文〉吳豐山接任海基會有亮點有挑戰

銳傳媒/劉志聰 2024.10.23 09:36

 

文/劉志聰〈銳傳媒發行人、社長〉

陸委會與海基會十八日同步宣布,由前監察委員吳豐山接任海基會董事長。外界對此一人事安排持正面看法,但也有認為,當前兩岸氣氛詭譎,吳縱有調和鼎鼐長才,恐也難有施為。吳豐山則表示,「兩岸對話、交流、和平共榮為同胞之共同心願,殷盼各界人士支持海基會之運營」。也盼對岸海協會,同步堆疊善意,共同追求台海和平,增進兩岸人民福祉。

吳豐山接任海基會董事長具兩個亮點:其一、吳豐山為資深媒體人,曾任民意代表、政務委員、監察委員,接地氣又具鄉土味。隨著兩岸交流中斷,北京直接以縣市為對口,雙城論壇、兩湖論壇等等,五花八門,形成地方各自為政局面。吳豐山以其過往資歷背景,應直接走訪縣市,探求地方對兩岸交流的需要,融入中央決策考量,凝聚共識,避免步調不一,一國多制。此事不易為,但不能不做。

其二、難度更高的挑戰還在於,如何針對兩岸關係定位,提出一個朝野、兩岸雖不滿意,但不至於撕破臉的說帖,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吳豐山與朝野向來保持友好,說得上話,不妨傾聽各方聲音,掌握民意脈動,嘗試在台灣內部形成多數意見。內政是外交的延伸,內部團結更是兩岸交流的必要前提。

賴清德總統首次國慶演說表示,中華民國已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認為,賴愈往中間靠攏,兩岸氛圍會愈來愈親善,這是好的方向,藍營基層也不乏類似看法。但深藍批評賴清德把「中華民國」限縮在台灣,不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固有疆域,是如假包換的「新兩國論」。國家認同混亂,不利兩岸對話。如何整合朝野歧見,求取最大公約數,無疑是巨大工程。

兩岸情勢複雜多變,更是艱難挑戰。以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為例,近來民主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及荷蘭,其行政或國會部門明確表態,指「二七五八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唯一合法代表,但沒有處理台灣及其人民在聯合國或相關組織代表權議題,也「沒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台灣的關係採取立場、或包括任何關於台灣主權的聲明。」

針對國際挺台聲浪高漲,中國外長王毅今年出席聯合國大會時強硬指出,二七五八號決議徹底解決包括台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明確不存在「兩個中國」,不存在「一中一台」。他強調,「中國必將完全統一,台灣必將回歸祖國懷抱。」國慶期間,南非政府要求我代表處遷離首都。北京奪我邦交國,阻撓我與非邦國實質交往,打壓我國外交空間,反制國際挺台聲音,為兩岸交流投下變數。

吳豐山期盼海基、海協兩會,同步堆疊善意。顯然他深知改善兩岸關係並無特效藥,必須透過一磚一瓦,耐心推砌,聚沙成塔,才能營造祥和之氣。吳豐山能否舖下兩岸溝通橋樑的第一塊磚,且拭目以待。

綠色和平廣播電台【綠色短評】

 

 

 

 

熱門關鍵字:

中央 主編精選 專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