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台積電 金鐘獎 東湖車禍

打卡寶通禪寺/夏俊山

台灣好報/ 2024.10.20 13:09

夏俊山

湖北武漢,自春秋戰國以來就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武漢遺留下了數量眾多的自然與人文景點。除了聞名遐邇的東湖和黃鶴樓,市內還擁有四大佛教叢林,其中,寶通禪寺被譽為“三楚第一佛地”。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就與佛教有緣。那時,河北柏林禪寺的《禪》多次發表拙作,《好心境》一文還被《佛學文摘》轉載。香港《世界佛教》也發表了拙作《另一種瀟灑》。如今,我來到武漢,豈能不遊寶通寺?

寶通禪寺位於武昌洪山,是三楚第一座佛教淨土,也是武漢唯一現存的有1600多年歷史的最古老的寺廟。據資料記載,寶通禪寺得到過10位皇帝、 6位王侯的護持,是名副其實的皇家寺廟,建築具有鮮明的皇室風格。當我乘地鐵到達寶通寺站後,在出站口就覺得空氣中有香火的味道。

原來,眼前是武珞路,路對面就是寶通禪寺。抬頭望,山門整飾,門額上書 “寶通禪寺”四個雄渾有力,氣勢不凡的鎏金大字,是趙朴初先生手筆。進入山門的那一刻,哇,仿佛時間都慢下來了,眼前有“放生池”、“聖僧橋”,以及數畝院落的蒼翠樹和覆蔭數丈的古木。喧囂世界中有這處寧靜港灣,讓我浮躁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來。

聖僧橋原為木橋,相傳無念祖師雲遊到此,改建為石橋。過橋數十步為彌勒殿,又稱天王殿或接引殿。殿前左右各立石獅一隻,身高丈餘,一戲繡球,一抱幼獅,神態可掬。獅子腳和一旁有遊客系的祈福的紅絲帶(10元1條),書寫的內容大多是求財的,求健康的,求平安的。

殿內主尊為彌勒佛,金光奪目;佛寺的守護神韋馱亦供奉在此殿內,背向彌勒而立,造像威嚴。左右有觀音、地藏王塑像,兩壁立有高大的四大天王。

由彌勒殿后拾級而上,即可達大雄寶殿。殿內有一口大鐵鐘,據說鑄造於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鐘身為鐵制,邊口鑲上青銅,鐘體龐大、沉重,號稱 “萬斤鐘”,其聲雄渾,可傳數裡之外。

萬斤鐘造型古樸,鐘身高大,四周有“皇帝萬歲、重臣千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銘文,字體清晰。寺裡還有一口鐵鐘,比“萬斤鐘”略小而薄,體型莊重而秀麗,鐘口四周鑄有“皇圖鞏固、帝道假昌、河清海宴、天地承平”的銘文,據說是清光緒年間鑄造的,同樣吸引了不少遊客。

大雄寶殿為正殿,供三位主尊,佛教締造者釋迦牟尼居中,身後左右為文殊、普賢兩菩薩,兩廂有十八羅漢。殿中有歸元寺住持昌明法師所書楹聯一副:

古今來宗教幾何自由平等無如我佛;
東西國文明進化言行高尚獨讓法王。

再上即法界宮,為寶通寺前住持持松于1923年由日本留學歸來,為恢復中國密宗,依唐密金剛部五佛曼荼羅修建。原建已遭破壞,現在維修復原。該殿右側有華嚴洞,深丈餘,洞上建有華嚴亭,為遊人休憩之所。

再向上走,有一座寶塔名靈濟寶塔或洪山寶塔。該塔屹立于洪山之巔,系1280年前後,為紀念開山祖師慈忍法師募建。塔身為磚石結構,分七級八方,設計精妙,為荊楚之最;塔頂系紫銅鑄就,可見建築者之立意久遠,企盼永恆。由基層拱門入寶塔,拾級盤旋而上,登頂遠眺,武漢三鎮景色盡收眼底:東湖似鏡,長江若練;武鋼高爐,噴吐紅雲,九峰層巒,堆青疊翠;長江大橋飛架龜山蛇山之間,江漢關的鐘樓矗立,黃鶴樓的黃鶴翱翔。還有那煙波浩翰的長江,真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寶通禪寺占地165畝,是中南地區城市中面積最大的寺院。寺內所有建築皆隨山勢而起伏,隱現自然,層迭有致,掩映于蒼松翠柏之間,殿閣莊嚴古樸,蔚為壯觀。寺內建築自下而上有放生池、聖僧橋、接引殿、大雄寶殿、祖師殿、藏經樓等,寺後有洪山寶塔、法界宮,另有小亭、層石、奇石、幽徑、華嚴洞、白龍泉等勝跡。

寶通禪寺有著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濃郁的佛教文化氣息,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觀光朝禮。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我在寶通禪寺久久流連,腦海中驀然浮現出一副對聯:

圓滿佛法,以五戒十善為基礎;
求生安養,視信願有無為決定。

打卡寶通禪寺,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限制,我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莊嚴,佛法的智慧和慈悲,以及禪意的魅力,自己的內心顿時歸於平靜和安寧,看淡人間煩惱事,我享受着精神的輕鬆與自在。

新聞圖片

熱門關鍵字:

西子灣副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