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apink 蘿拉 蔡阿嘎

〈專文〉孩子總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做?啟動內在動力終結拖延症!

銳傳媒/特別報導 2024.10.16 12:01

 

文/游琇雅(諮商心理師) 

經常會聽到家長說:「我家孩子常常呼攏我,每次跟他說該開始了,他都會應付了事的跟我說:『好,我會做』,但我卻一直看不到那個『開始做』的時刻」。相信家長心中不免擔心,孩子是否真的有在準備,還是只是停留在說說而已?但如果把某些情境套用在我們自己身上,也會發現,自己何嘗不是這樣?有許多想做的事,卻因為害怕表現不好、擔心無法堅持、怕被人評論、怕結果不如預期或更糟糕...等等,結果一次次地延後開始。

我最近就在反思,並回顧了自己內心的變化:知道自己的內在動力始終存在,只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隨著我與其他家長的關係經營,慢慢增強了自信,才終於有勇氣重新開始。

這過程讓我想到了阿德勒的4C原則,也就是連結感、能力感、價值感和勇氣。

4C原則:啟動內在動力的關鍵
Betty Lou Bettner 和 Amy Lew基於阿德勒心理學的理論而發展出了4C原則的概念,我理解的大致的概念如下:
連結感 (Connection): 是感受到與他人的關聯與歸屬感的程度。
能力感 (Competence): 對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的信心與掌握程度。
價值感 (Confidence): 認為自己及所做的事情對自己或對他人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勇氣感 (Courage): 面對挑戰和未知的勇氣,並且能接受失敗與不完美。

這四個向度,是相互關連與會彼此帶動的。無論從哪個向度來啟動,都能夠帶動著其他向度的增加;而當各向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能幫助我們有勇氣跨出去。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找到「現在」這個時機點?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現在」:

傾聽孩子的心聲:
營造一個安全、信任的關係空間,鼓勵孩子分享心中的想法和擔憂。
透過4C原則,和孩子一起探討他們在每個方面的感受。
試著用好奇與尊重的態度去理解孩子猶豫不決的可能原因,並給予適當的討論和支持。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透過對孩子過去的努力和成就的觀察,幫助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鼓勵孩子從小事做起,把大任務拆成小任務,逐步建立自信心。
提供適當的挑戰,幫助孩子拓展能力範圍。

讓孩子感受到價值感: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獨特之處,以及他們可以為自己與他人帶來什麼貢獻。
在日常生活互動中,透過鼓勵與非語言訊息的展現,讓他們知道自己是重要、有價值的。
鼓勵孩子參與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陪伴孩子用不同眼光看待「做得不夠好」:
陪伴孩子一起理解與面對挑戰,給予他們鼓勵和支持。
鼓舞孩子,失敗是正常的,陪伴孩子看見失敗中的獲得、學習與自己展現的優勢。

重新啟航的契機
當我在這些面向逐漸累積力量(內在能量)後,發現那個「就是現在」的時機自然就來了。

我想,當孩子停滯不前時,也可能正面臨類似的情況。他們內心也許正在質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是否能堅持,甚至懷疑做這件事是否有意義。當家長可以帶著相信的眼光,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這個時間點來臨前的正向經驗,隨著這些感受的提升,孩子終究會找到屬於他們的「這個時候」,勇敢邁出第一步。

在陪伴中我們給予孩子更多信心,讓他們知道,前進的時刻會在適合的時候到來,並且這一切都有著內在的準備過程。更重要的是我們會陪在他們身邊,隨時支持他們迎接挑戰。

(名日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