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謝國樑 健身教練 軍演

民意大聲公/課徵股票族股利 健保沒你救不行(鐘重發)

獨家報導/獨家報導 2024.10.14 11:52
示意圖/擷取自網路

鐘重發/空大講師

全民健保不但是台灣之光,更是窮困民眾在病痛時最後的依靠,因此台灣的全民健保絕對不能倒。不過全民健保自開辦以來花費鉅大、財源不足是不爭的事實,因此不論是調高健保費率、就醫時的部分負擔、開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或是減少特殊藥物、醫療器材健保給付改為自費、較嚴審查住院健保給付等,都是為了增加健保財源及減少健保支出。不過目前健保開源很難,而少子化和老人壽命延長,也讓國家在醫療的支出越來越多。怎麼辦?

健保費自2021年的4.69%調升至5.17%後,已離6%上限不遠了。以目前年輕人的內在勞動薪資偏低,外在高通膨和高房價的壓力下,政府想要再調高健保費率非常困難。為增加低保費下的健保資金來源,於是有了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補充保費)的設計,針對經常性薪資以外的所得或收入課徵,像是獎金、特殊津貼、股票股利等開徵2.11%補充保費。

然而,目前補充保費的起扣點均為2萬元,因此民眾投資儲蓄與公司發放股利衍生許多規避扣補充保費的操作。民眾把原先大額存款拆成數份不同日期的定存,只要每筆的存款到期日期不同,就很容易規避未超過2萬元的補充保費門檻。公司發放股利一定會把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發放的時間錯開,而高股價、高獲利的公司更把年配息拆除半年配息,如聯發科、八方雲集、中美晶等,還有如0050等ETF;台積電不但是護國神山,更是民眾投資的最愛,台積電的季配息讓民眾能比年配息多持有4倍而不必扣繳補充保費,0056、00878、00919等多數ETF都是季配息;會以月配息的股票其目的應該就是要規避補充保費,月配息的公司目前尚未出現,但月配息的ETF當今儼然成為有資金者的投資主流,00929、00934、00936、00939、00940等都深獲投資者青睞。

據健保署資料,補充保費於2013年1月起對經常性薪資以外突然增加的所得達5千元以上者開徵1.91%補充保費,2014年9月起修訂為19273元。2016年起保險對象的利息所得扣繳補充保費門檻由5千元調高至2萬元,2017年全年補充保險費收入為447億元,2017年以利息為主的補充保費就比2016年少了13億元之多,可見開徵門檻與開徵得補充保費多寡有直接關聯。

2021年1月起補充保費調至2.11%,藉以增加健保財源以彌補虧損,2022估全年補充保費約可達724.4億元,應為補充保費開徵以來之最高,然2023年健保補充保費收入只有718億元,比2022年為低。2022年台灣許多公司都大賺錢,2022年的股市徵交稅亦是史上最高記錄,在2023年台股發出超過2兆元的現金股利總額應為史上最多。為何2023年徵收的補充保費卻低於2022年呢?究其原因,或許許多公司股利發放從年配息改為半年配,或由半年配息改為季配息,而月配息的ETF也如春筍般快速竄出,因此配息的多次化明顯減少了健保補充保費的徵收。

由於2022、2023年的股市大好,讓兩年的健保補充保費都有超過700億元的高額徵收,讓健保財務得以在2022年終於停止長久的虧損並估有103.4億元結餘,若加上2023年政府挹注公務預算240億元,2023年全民健保能有344億元結餘,可見補充保費徵收到金額的多寡與健保財務穩定有直接性的關聯。

全民健保不但是台灣之光,更是窮困民眾在病痛時最後的依靠,因此如何讓台灣的全民健保可長可久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難以調高保險費率以增加財源,又更難減少醫師、器材、藥物給付以減少開支,唯有穩定的補充保費徵收來源,才能穩得住台灣的全民健保。因此在健保的長遠大計下,補充保費的開徵應以年配息的2萬元為基礎,半年配息的就以1萬元、季配息的開徵門檻就為5千元、月配息的ETF只要超過1666元就該課徵補充保費,如此才能更公平正義與符合社會需求。

從大層面來看,賺較多錢的公司以季配息方式發放股利,絕對有穩定公司股價的作用。但若有公司為了規避補充保費而將年配息改為半年配息、季配息、甚者如ETF 的月配息,補充保費開徵的公平性與正義性就該好好的檢視。「法」應是公平正義的規範與依靠,而非成為鑽漏洞、遊走邊緣的獲利工具。因此,當我們發現若有公司刻意以增加配息次數來規避補充保費課徵時,就該即刻適時修法,如此不但能維護補充保費開徵的公平與正義性,更能讓台灣的全民健保更加穩定與可長可久。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民意大聲公》歡迎投稿建言,以1000字為限,惟無稿酬,來稿請註明《民意大聲公》並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另《名家專欄》徵能拚流量好手,字數不限以篇計酬;本媒體有准駁權利,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


更多《獨家報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