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熟齡族必看》別怕被貼「老人 」標籤,「按讚」竟是健康關鍵!失智權威劉秀枝公開6個長壽生活態度

良醫健康/ 劉秀枝 2024.10.08 09:00
熟齡族必看》別怕被貼「老人 」標籤,「按讚」竟是健康關鍵!失智權威劉秀枝公開6個長壽生活態度https://ihealth.bwnet.com.tw/AC_Gallery/2024/04/171b133f-b0d6-5ed6-4177-9129ae097f78.jpghttps://ihealth.bwnet.com.tw/AC_Gallery/2024/04/171b133f-b0d6-5ed6-4177-9129ae097f78.jpg

當你七十歲,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不知是否因年過七旬,深感時不我與,老朋友、老同學(小學、中學、大學)的聚會接踵而至,忙得很呢。

相聚不只是歡樂敘舊與珍惜情誼,也有傷心,不捨幾位七十多歲的好友罹病多年後往生;還有感嘆,並替目前正與癌症奮鬥的同學打氣;更有欣慰,如聽到老友抗癌成功或順利植入冠狀動脈支架;也有人要照顧九十多歲的長輩而身心俱疲。

聊到最後的話題幾乎都是──「健康最重要」。
活到七十多歲,家庭、事業大都已定,能改變的不多。有人小時了了,長大更是一帆風順,青雲直上;有人小時課業不佳,後來卻成就非凡。這些都不用羨慕,更不用比較。如果真要比,就比誰活得長久、健康、自在而圓滿吧。

年過七十,仍可以如小學生般,認真地寫下「我的志願」──

一、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再強調一次,「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如:睡眠充足;盡量採用多蔬果、魚類等的地中海式飲食;喝少許酒,但不抽菸;多參加旅遊、健行、聚餐、聽演講等活動;獨處時,則可閱讀或寫回憶錄等。

如此動腦、動身、動腳與人際互動,身心健康,遠離失智。

二、遵循醫師的治療

若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需配合醫囑治療,避免有併發症。

三、有症狀時不要輕忽

年紀大了,身體難免有些小問題。若是觀察一陣子沒改善,或合併體重減輕等症狀,則不要自我臆測,請就醫。

四、跟上數位科技的潮流

善用社群軟體以分享訊息,並不吝按讚。或者與朋友及遠方的家人視訊,維繫感情,讓心情愉悅。

五、做個有趣的老人

幽默自嘲是最好的潤滑劑。
我參加一個女性成長團體多年,某次的慶生會壽星剛好是一位高䠷的年輕美女與矮小而年長的我。兩人並列在台前切蛋糕時,有位社姐讚嘆道:「兩人看起來好像是戴安娜王妃與德蕾莎修女喔。」

我脫口而出:「我不知道我長得像戴安娜王妃呢!」全堂爆笑。

六、心態是最後的把關,正面思考是最有效的利器

飾演電影《雷神索爾》主角的39歲澳洲演員克里斯.漢斯沃(Christopher Hemsworth),在2022年的實境影集《克里斯.漢斯沃的極限挑戰》中,聽到醫師告知他的基因檢測結果,「具有從父母各得一個載脂蛋白第四型的對偶基因(ApoEε4),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為一般人的八到十倍」時,臉部表情嚴肅,但繼而他心態一轉,眼睛一亮說:「這會給我動力,現在就積極地開始預防阿茲海默症。」

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許下你的七旬志願

我所參加的社區大學課程,有回老師帶領我們爬台中的小百岳「頭嵙山」,走大坑三號步道的圓木棧道,陡直上下,幸好兩旁有粗繩可拉。

我步步為營地慢慢走,雖然無法攻頂,但欣賞夥伴們拍的攻頂照,也很滿足。尤其自己沿途悠哉地取景拍照,與過往遊客點頭、寒暄,也很快樂。我每次都提醒自己,就像吃到飽的豐盛自助餐,只取自己喜歡的或能消受的,不用每一樣都吃、每件事都要做到盡善盡美啊。

有位一路「勇腳」的同學,卻在回程時踩空了最後一個階梯,左腳踝扭傷腫痛,難免懊惱。
但她說:「生命總有起伏。幸虧有護法護佑,小災消業是很好的事啊!」

我也替她感到慶幸,只是扭傷,而沒有骨折或其他更嚴重的傷害,而且是發生在最後一階,不是在山頂,否則怎麼下山回來呢。

杜甫詩「人生七十古來稀」,孔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有同學說「人生七十才開始生大病」,也有人說「人生七十,歲月靜好」或「人生七十,自在滿足」……

那麼,你呢?

書籍介紹

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
作者:劉秀枝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3/10/03

作者簡介
劉秀枝

【醫師.作家.Podcast頻道主】
.國內失智症領域的醫學權威
.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現為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固定撰寫《聯合報》「元氣周報」及《康健雜誌》專欄

59歲時,劉秀枝醫師依規劃好的人生時間表,從醫療的第一線退下。

但專業上,她「退而不休」,繼續擔任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神經學科兼任教授級臨床教師。也繼續書寫《聯合報》「元氣周報」及《康健雜誌》的專欄,結合失智症等醫療知識與熟齡生活,成為醫病橋梁。不時亦應邀撰文,如熟齡媒體《50+》的〈做好8個準備,熟齡獨居者的人生晚霞也很美麗〉(收為本書的〈做好八個準備,快樂的獨老〉一文)。

在生活上,她過得比年輕時更精采。有了心理準備,對於年老就不會驚慌,懂得接受隨之而來的身心變化,她身體力行,並致力於將此觀念推廣給大眾。

結合醫學專業與寫作興趣,她以楊雲三為筆名,撰寫短篇小說〈我得了「庫賈氏病」?〉,獲得二○一八年新北市文學獎黃金組「優等獎」(收錄於第八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這是好宅》)。

她更開設Podcast頻道,從錄音到後製皆一手包辦。一路不停地嘗試、探尋「我還有什麼才能欠栽培」,銀髮生活過得輕鬆、簡約又帥氣。

另著有《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已授權韓文版)、《把時間留給自己──失智症權威醫師的自在熟齡指南》、《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退休醫生給你的57個實用身心提醒》、《聰明活到一百歲》、《多動腦,不會老》、《當父母變老──關心失智症、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等書,並與王培寧醫師合著《假如我得了失智症》(獲國民健康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別等失智上身》。

●臉書粉絲團【劉秀枝 joy筆記】: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564219710
●Podcast頻道【神經會說話】:open.spotify.com/show/7LKUC9kplPhfwc2JP2YvAB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曾耀儀

延伸閱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