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每 3 秒增1失智患者,8.2% 是聽損造成!專家:預防失智從聽力照護開始

Heho健康網/黃慧玫 2024.10.01 22:30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2019 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 5 千萬名失智者,到 2050 年預計將成長至 1 億 5200 萬人,每 3 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目前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 1 兆美元,且至 2030 年預計將增加 1 倍。以台灣 35 萬失智症人口計算,每年醫療費用總支出就近 1855 億台幣,單一項目就佔總醫療支出 8.9%。為提高疾病防護意識,將每年 9/21 訂為國際失智症日。

2017 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表《2017-2025 年失智症公共衛生全球行動計畫》,提出 7 大行動領域 (Action Area),包括失智症意識、風險減少、診斷、治療和護理、對照護者的支持、失智症和相關研究的資訊系統及創新為目標。

預防失智從管理聽力損失開始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張慈映副所長表示,目前全球已有 50 個國家已制定失智症應對政策,從預防、風險降低和及時診斷之行動領域和原則,積極降低失智症風險。

以首要風險因素「聽力損失」管理為例,美國 2022 年 FDA 即針對 OTC 助聽器設立新的監管架構,促使助聽器更容易取得,2023 年美國 CDC 亦將失智症風險因素教育卡片新增聽力受損項目,鼓勵聽損民眾配戴助聽器降低失智風險。

張慈映指出,失智症的風險因素與生活型態、健康樣態息息相關。其中,包含高血壓、糖尿病、聽力損失、肥胖、憂鬱,以及吸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空氣汙染、社交接觸少、低教育程度和創傷性腦損傷。

因此,WHO 在擬定降低失智症風險指南時,針對高風險因素提出對策,分別是疾病治療 (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憂鬱症)、戒菸戒酒、均衡營養、體重控制、體能活動、社交活動、認知訓練,更重要的是聽力損失管理。

聽力受損者的失智症風險高達 5 倍

張慈映提到,國際許多臨床研究顯示,聽力受損可能會因認知刺激減少而導致認知能力下降。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佔其中 8.2%,排名第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Frank Lin 教授與研究團隊,在深入追蹤 639 名 36 至 90 歲的民眾超過 10 年,發現未矯正的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萎縮與其他大腦的病理性變化(如大腦白質病變)。輕度聽力損失會使失智症風險增加 1 倍,中度損失會使風險增加 3 倍,聽力嚴重受損的人患失智症的可能性要高出一般人的 5 倍。

而同樣來自 Frank Lin 團隊最新研究亦指出,配戴助聽器可使聽損者認知能力下降速度減緩 48%,且包含降低老年憂鬱症等疾病的風險。

「聽力 X 失智白皮書」揭失智風險

為響應 ADI「Time To Act On Dementia」,科林助聽器委託工研院,以公正單位方觀測全球各國之失智症政策與研究發展,也同步針對國內 1,466 受訪者啟動台灣失智症風險認知與生活型態 / 健康樣態調查。

張慈映表示,該調查總結成台灣第一份「聽力 X 失智白皮書」,希望藉由白皮書的發表提高國人對失智症的認識、檢測和診斷,以達到 WHO 全球失智症行動計劃的目標。

調查發現,聽力狀況隨年齡增長變差,65〜75 歲族群中,自覺聽力良好者未達半數;大於三成的民眾有聽力困擾,且聽力損失為首要的聽力困擾,而聽力損失在 65〜75 歲族群的比例最高。

張慈映指出,而針對失智症風險也同時進行了問卷調查,65 歲以上為失智高風險族群,而高風險族群有聽力狀況比例高。這個證據證明,失智與聽力息息相關。

然而,民眾對於聽力損失與失智症的關聯,其認知仍待提升。因此,加強宣導定期進行聽力檢查越趨重要,讓民眾能了解聽力保健的重要性。張慈映說,但國人的基本健檢未含專業聽力測試,不易仰賴健檢發現聽力問題

聽力檢查項目

◆基本健康檢查
音叉測試:單一音頻粗略評估聽力狀況
◆專業聽力檢查
耳鏡檢查:檢查外耳道及耳膜狀況
純音聽力檢查:測量耳朵聽力閥值 (分貝數)
語言聽力檢查:測試與因辨識能力 (溝通能力)
中耳鼓室檢查:瞭解中耳功能與健康程度

失智症防治應為健康政策優先議題

雖然衛福部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 2.0(2018-2025 年),當中亦包含「降低失智風險」的行動方案,但僅提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體能活動、吸菸飲酒等風險因子,卻忽略了首要風險因子「聽損」。

張慈映呼籲,失智防治政策應納入定期聽力篩檢,以早期預防失智。更重要的是推廣助聽器使用的必要性,透過及早發現高風險因子及矯治,期能有效降低失智症醫療照護成本及社會成本。

科林助聽器資深聽力師蔡鋕鑫建議,聽力篩檢目的在排除可治療的傳導性聽力損失的可能性,如中耳炎和耳垢堵塞等。對於某些聽力損失風險較高的族群聽力檢測特別重要。

蔡鋕鑫提醒,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看電視、講電話越來越大聲,也有「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的狀況時,就需要預約更專業完整的聽力檢測及諮詢。

文/黃慧玫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