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多歲的老翁,平時在醫院擔任警衛工作,近期工作時常覺得疲累、喘,偶爾還會出現冒冷汗的症狀。起初,他以為只是過勞累,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但隨著症狀越來越頻繁,他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前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尋求心臟科廖振宇醫師診治,診斷為冠狀動脈症候群(冠心症)。
廖振宇表示,患者具有抽菸史和三高疾病,進一步為其進行心導管檢查後,發現左主冠狀動脈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已發生了70%以上的狹窄。他指出,冠狀動脈是負責供應心臟血液與養分的動脈血管,一旦發生狹窄或堵塞,就會導致心臟缺氧,引發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嚴重後果。
心絞痛常見胸骨後或心前區
廖振宇說明,冠狀動脈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典型症狀是心絞痛,表現為胸骨後或心前區的壓迫性、緊縮性或窒息性疼痛,有時疼痛會放射到左肩、左臂、頸部或下頜。此外,疲累、氣短、冒冷汗等症狀也可能是冠狀動脈疾病的表現。
冠狀動脈症候群是由於血管粥狀硬化,使原本平滑的血管表面長出「斑塊」造成血管阻塞,當斑塊逐漸累積變大,血流就因而變慢造成心肌缺氧,也就是狹心症;一旦斑塊破裂,就易在血管內形成血塊堵塞,即心肌梗塞。因此,當血管嚴重阻塞超過70%%且已阻塞2條以上時,就必須接受心導管手術治療,降低猝死風險。
不過,廖振宇提到,部分患者在心導管手術過後,仍會有殘餘的心絞痛症狀,如上述患者個案雖經心導管手術大幅改善胸悶症狀,但也有這擾人疼痛。在與患者、家屬討論後,建議進行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使殘餘的心絞痛情形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穩定提升。
抗心絞痛新藥突破2禁忌
目前國人心絞痛盛行率為3.5%,大約有55萬名心絞痛患者,現行用藥治療後,仍有3成病患無法緩解。廖振宇提醒,女性心絞痛盛行率是男性的1.6至1.8倍,45歲以下女性的心絞痛有逐年上升趨勢,若出現壓迫性、緊縮性或窒息性疼痛,應該先至心臟內科進行診斷。
廖振宇說,不嚴重的心絞痛會建議先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傳統藥物在使用上會有一些限制,例如心跳過慢、或血壓偏低的患者就無法使用。目前已有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可助緩解症狀,較不會影響血壓與心跳,且頭痛、頭暈的副作用相對比較少,可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應遵循醫囑用藥。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