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聯合國大會開幕前一周,黎巴嫩發生呼叫器等電子產品連環爆炸的恐怖事件,隨即沒幾天以色列就對黎巴嫩展開猛烈的空襲,造成5百多人死亡。面對戰爭、環境惡化、疾病等全球性議題,聯合國左支右絀、無所適從,幾乎失去存在的價值。聯合國的失能與大國博奕有關,大國之間對國際重大事件缺乏共識,讓聯合國只剩下大國逞口舌之能、拉幫結派的表演場與競技場,完全缺乏全球意識,也無共同合作的精神。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接受訪問時就直指安理會是一個「過時的」、「不公平的」和「無效的」體系,特別是在其未能結束以色列對加薩的戰爭,賠上了整個聯合國的信譽。
對於以色列完全不理會國際法院和國際刑事法庭的裁決,古特雷斯沉痛的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有罪不罰的環境中。」
以色列在美國的保護下,完全無視國際規範,美國向來常掛在嘴上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一遇到以色列就全拋在腦後,只剩下赤裸裸的霸權即公理。相較於俄國處處受到制裁,美國的道德雙標,傷害的不僅是美國的道德形象,連帶的也讓許多國家對聯合國感到失望,特別是南方國家。從俄烏戰爭到加薩戰爭,美俄在安理會的互相羞辱,改革安理會的呼聲再起。
聯合國也十分致力於推動改革,今年就利用大會前舉行「未來峰會」(Summit of the Future)時,希望能重啟國際合作。峰會還通過《未來契約》(Pact for the Future)。
《未來契約》反映了人們對聯合國安理會僵局和缺乏全球代表性的日益不滿,文中承諾「優先糾正針對非洲的歷史不公正現象」,並「提高亞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代表性」。
由於許多聯合國決議約缺乏約束力,《未來契約》也承諾「加強聯合國安理會的反應」並「重振」聯合國大會的工作,同時加強包括「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和「建設和平委員會」在內的整個聯合國系統。
這份文件指出了聯合國的改革方向,但是如何實踐卻甚少著墨,對於聯合國如何加速南方國家的改革訴求有沒有太多的回應,十分可惜。這又讓事情回歸到聯合國構成的原點—大國政治。
我們必須承認,國際社會的本質還是霍布斯式的無政府狀態。聯合國的成立是二次大戰大國間對戰後世界秩序的安排,為了有效達成大國協商並採取一致行動於是有一票否決權的設計,這也是大國政治的無奈。
不少會員國主張取消常任理事國否決權的特權,然而因為修改聯合國憲章還需要所有常任理事國同意,常任理事國不會願意自廢武功,因此取消否決權目標幾乎不可能達成。
目前國際情勢雖然有了一些變化,也有一些新興強國的興起,但在人口、經濟、文化、軍事、外交整體實力上,要挑戰現有五常仍有段距離。除非國際格局激烈重組,否則改變的可能性不高,可是這個代價又高到大家寧願忍受現狀。
只要這些大國覺得聯合國的機制多少還有些用處,聯合國就會存在。大國政治本來就不會是完全多邊也不會是完全單邊,所以不要期望過高,也無須失望。安理會在 2023 年通過了近 50 項決議,解決一些功能性事務性的問題。作為表演舞台也好,或是合作平台也罷,聯合國的存在至少讓許多聲音可以出來,可以被傳播,被聽見,當合作的想法與需求被看見、當改變的創意被激發,人類的合作與進步還是會緩步前行的。
梅花新聞網原始網址:【梅花評論】聯合國如何重生
原始新聞來源 【梅花評論】聯合國如何重生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