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樂透 天氣 魷魚遊戲2

每次聚會完總是心好累?心理學家揭「5種無效社交」別把空虛當充實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4.09.25 10:00


社交生活可以降低壓力程度、改善心情,但不是每一段關係都是有益的。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心理學家之一,關係心理學家胡慎之於《恰如其分的孤獨》一書中,以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豐富的諮詢經驗,剖析孤獨感從何而來,以及如何擺脫負面孤獨感,幫助讀者學會肯定自己、瞭解內心真正的需求,走出自我內耗改善人際關係。以下為原書摘文:


社交是必需品嗎?

有一次,一位來訪者問我:「胡老師,人一定要有社交活動嗎?今天公司有聚餐,大多數同事都參加了,我也去了。但其實我非常累,只想回家休息,而不是去應酬社交。我也想過拒絕,但這是公司聚餐,不去好像又不合適。所以那個晚上我不得不強打精神參與聊天,飯也沒吃幾口。結束後我回到家就直接癱在沙發上,一動也不想動,實在太累了!」我可以感受到,這位來訪者是真的無助且疲憊,似乎所有的精力都被消耗完了。

人一定要去社交嗎?如果不社交會不會很孤獨?實際上,只要你身處各種關係當中,就一定會有社會交往或者人際互動。有時這會成為我們生命中難得的滋養時刻,但有時也會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讓我們感到非常疲憊,尤其是當你在一段關係中沒有任何收穫,或是必須不斷去討好別人,又或是被別人忽略時,就會越發感到被消耗,委屈感、孤獨感隨之而來。在這些時刻,我們情願一個人待著,也不願去社交。




然而,社交又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需要分享和互動。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說:「生活中沒有『他人』的存在,比世界上最嚴重的疾病更加讓人無法承受。」社交是我們在自我社會化時的一種能力,也是人類認識自我、理解他人和感知社會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但是,不是每一段社交關係對我們來說都是有益的,只有真正能滋養我們、讓我們感到舒服的關係,才是我們需要的關係。那麼,什麼樣的社交關係才是好的滋養關係呢? 或者說,怎樣定義有效社交呢?

它一定包含以下3點:

  • 第一,有效的社交關係是能夠建立合作的關係。從生物角度來說,人是群居動物,不是獨居動物。沒有社交,個體很難獨自生存,因為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事情都需要人與人合作才能完成。尤其在原始社會,想要生存,人們就必須彼此合作、彼此依附。嬰兒剛出生時需要被媽媽照顧,爸爸外出打獵給家庭提供食物,孩子長大後逐漸開始對家族有所貢獻,也開始照顧衰老的上一輩,直至死亡。這個過程就是人類自古以來群居的生存方式,充滿了合作與分工。因此,一個有效的社交關係一定不是一方單方面的付出。
  • 第二,好的社交能夠為我們帶來歸屬感。當一個人與其他人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連結時,就失去了歸屬感,同時自己也會產生強烈的虛空感。你會發現,自己身邊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沒有人關心你,更沒有人牽掛你,似乎全世界都把你遺忘了,這種感覺非常糟糕。一個長期處於沒有連結狀態的人,更容易出現憂鬱傾向。要解決虛空感,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就是積極地與他人建立連結,來到我這裡的一些年輕來訪者,他們會經常組織和參加各種各樣的群體活動,一起出遊、一起運動,其潛意識就是在尋找一種群體中的存在感。另一種方式是讓自己的內在充實起來,當內在的自我相對豐盈時,比如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有自己熱愛的事情,並能從中獲得很多成就感和滿足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虛空感也會減少。
  • 第三,好的社交能幫助我們獲得成長與成就體驗。一些有著共同愛好與目標信念的社交,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段深度連結的關係。如果你有一個一起打球的朋友,你們可能會各自苦練技術,然後相約一起比賽切磋,你們之間相互競爭卻又相互合作,你們是親密的戰友也是親近的對手,你們借助彼此完成共同的目標:提升球技,獲得成就體驗。其實不僅僅是運動,這種體驗在其他興趣愛好或學術研討上也很常見,社交中很多觀點的碰撞會讓我們產生看待事物的新鮮角度或是新的靈感。


無效社交的5種類型

有效的社交對我們來說是有益的,與其相對的是無效社交。我在關係心理學中將其總結為5種類型。

1. 無連結式社交

大部分關係得以維繫,本質上都遵循價值交換原則,社交更是如此。缺乏深度的價值交換,或只有單方面的價值提供,都難以構成一個良好的社交關係。舉個例子,你跑到一個聚會上,跟一群陌生人噓寒問暖,全程笑臉相迎,互相敬酒、加Line、留電話號碼⋯⋯然而兩三天之後,你已經完全記不清誰是誰了,對方在你印象裡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同樣的道理,你在對方的心中也很難留下什麼影響。另一種情況是,你可能認識某個人,甚至對這個人瞭如指掌,但對方完全不認識你。這種情況很像現在的年輕人追星,對明星的情況如數家珍,可你喜歡的明星完全不知道你是誰。這也是一種無連結式社交,或者叫單向連結的社交。

2. 面具式社交

在社交活動中,你會發現你在職場中呈現出來的、與同事之間相關聯的自己,與獨處或與更親近的人在一起時的自己,是完全不一樣的,這被我們稱之為「社交面具」。「社交面具」可以幫助我們去打造自己的外在形象,以便在社交中用完美的面貌與別人建立關係。但「面具」戴久了,你就無法跟他人建立深度的、有連結的社交關係。

這就像有些人說的,自己明明跟某個人相處很久,認識多年,卻對對方完全不瞭解,或者說別人也完全不瞭解我們。這就是因為我們與對方進行的是一種面具式社交。面具式社交是我們適應世界的一種方式,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也許都需要有自己的社交面具來自我防禦。這種防禦是來自我們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從而認定對方也無法接納,所以我們把理想化的自己投射在自己身上。

【自我探索練習】

想要瞭解自己的「面具」,我有一個小遊戲可以幫助你完成,你可以根據我的描述來試一試。想像一下,在傍晚夕陽西下的時候你走進一片森林,忽然在你面前出現了一隻動物,憑你的直覺,你覺得自己遇到的是什麼動物?

接著,你與這隻動物打了個招呼,這隻動物表現得很友好。你繼續向森林裡走,這時,天色已經暗下來,森林裡也越來越黑,忽然你遇到了第二隻動物。憑直覺判斷,這隻動物會是什麼呢?

隨後,你繼續向森林深處走,此時天已經完全漆黑了,森林裡更是漆黑一片,而你在森林深處遇到了第3隻動物。同樣憑直覺判斷,這隻動物會是什麼?

當你想好了這3隻動物,接下來我告訴你答案:你遇到的第一隻動物,代表的是你想要呈現給別人自己的樣子;第二隻動物,代表的是別人認為你想要傳遞的樣子;第三隻動物,則代表的是你自己認為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或者說,你在潛意識中與哪種動物的特質相似。

有人可能認為,戴著面具社交不真誠,但是社交面具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好地適應自己的角色,例如社會角色、家庭角色等。當然,如果我們始終戴著面具去建立任何社交關係,那麼肯定難以與別人建立深度連結,自然也會不可避免地陷入孤獨之中。

3. 自戀式社交

自戀式社交也稱為自體自戀的社交方式,它通常是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以此來滿足自己的內心需要。有些小孩子喜歡在課堂上搞一些小動作,如忽然把一個東西扔到地上,發出聲響,或者故意做一些奇怪的動作,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在這樣做時,其他人都成了他的觀眾,或者說都是「他」的一部分,他們都來關注「他」,進入「他」的劇情裡,所以他們也是「他」完成自戀的一個工具。

以這種方式與他人建立社交關係,往往需要他人來配合我們的互動,如果對方不配合,我們就會感覺很受傷、很憤怒,甚至很委屈。但顯然,這樣的社交並不是一種正常、平等的社交關系,也不屬於有效社交。

4. 被動等待式社交

這是一種被動且矛盾的社交方式,簡而言之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我們想社交;二是我們不主動,而是等著別人主動,類似於「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一些年輕人在剛剛進入一個陌生環境時,不知道該怎麼跟周圍人建立關係,覺得別人不願意跟自己交朋友,自己也不想打擾別人。每天形單影隻,但他的內心又很渴望別人主動來跟自己打招呼、交朋友。

實際上,如果你不能主動走過去,或者不能向對方發出一些真實、明顯的社交信號,那麼你是很難與別人建立關係的,別人也會認為是你先不喜歡他們,不願意與他們交往。

5. 無合作式社交

我們建立社交關係不是為了「利用」別人,但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平時只能和你一起喝喝酒、吹吹牛,一旦你遇到需要幫忙的事,就立刻跑得不見人影,那麼這種社交關係就是一種無合作式社交。因為它對於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多益處,於我們自身的能力、成就等也毫無提升,也許只能幫助我們暫時逃避空虛,而狂歡之後,又是更加無窮無盡的空虛。



社交迴避是一種主動選擇

有些朋友跟我說:「我感覺自己有社交障礙,不願意社交。其實我很想突破自己,卻無能為力,所以只能自己享受孤獨了!」生活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人,面對社交時,他們往往是能躲就躲,能不說話就保持沉默,甚至還會給自己找個合理的理由——享受孤獨。

這種社交迴避到底是想要享受孤獨,還是因為覺得與人交往太累,想要逃避?這一點我們要弄清楚。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如果說享受孤獨是一種趨利行為,那麼它同時也存在一些避害因素,也就是迴避了那些對我們造成損耗、有壞處的人際交往。

當然,這裡說的「壞處」並不是說我們與他人交往會遭受傷害,而是說我們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去維繫關係,這對我們來說很累、很煩惱;或者一個人對我們有很多需求,我們滿足不了對方,會感覺愧疚、過意不去;又或者我們與對方建立社交關係後,未來有些東西可能會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利益……等等。為了避免社交對我們造成損耗,我們就會選擇社交迴避。

社交迴避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因為自己的社會功能相對較弱,或者我們曾在某些社交關係中受過挫折和傷害,這時就會表現出迴避;另一種是我們覺得社交會消耗掉太多的精力,讓我們感覺疲累,也會選擇迴避。

拿我自己來說,我年輕時也會和很多朋友經常在一起聚餐、喝酒,年少輕狂,需要很多刺激才能讓自己不那麼無聊空虛。後來我漸漸發現,這些活動太消耗我的時間和精力了,而且除了暫時排解空虛,其他並無益處。

隨著對自己的瞭解,我發現這些社交唯一滿足我的部分是對自卑情結的補償,我在通過一些無意義的競爭方式,來獲得優越感。覺察到這一點,我的生活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我開始迴避這樣的社交,同時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轉而投注在一些對我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工作,比如獨處。

所以,是否選擇迴避社會交往,關鍵在於你的主動選擇,而不是不得已而為之。人生本就充滿了選擇,社交迴避也只是選擇中的一種而已。

(本文摘自/恰如其分的孤獨:在關係中自由進退,獨處不孤單,群處也不落寞/啟示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