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葡萄桑颱風

海委會攜手公私夥伴 邁向海洋保育新紀元

三星傳媒/ 2024.09.21 18:00
(記者李靜音/綜合報導)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為因應國際海洋保育趨勢及今年7月底總統制定公布的《海洋保育法》,今明兩日舉辦2024年海洋保育面面觀(臺北場)研討會。海委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海保署成立五年後,能完成海洋保育法立法,將提供強而有力的海洋保育政策工具,開啟海洋保育新紀元。

20240921175939zRgH

管碧玲表示,海洋是地球最重要的資源,地球的氧氣有50至60%是來自於海洋,然而臺灣近十年沿近海漁業產值下降約25%,這兩個數字都嚴正提醒著我們,海洋保育工作刻不容緩。不過,她也提醒這是從人類對海洋資源利用的功利主義心態去談海洋保育,然而從剛剛看到的美國藝術家這幅精美的畫作,告訴我們海洋不是人類專有,是屬於海洋萬物共享、共榮的故鄉,我們應該改變價值觀,以「自然與人和諧共榮」目標,在我們汲取海洋資源的同時,也必須彎下腰奉獻自己給地球海洋的萬物。

20240921175954JIzC

管碧玲強調,歷經五年多的溝通協調及努力,《海洋保育法》終於在今年7月底經總統制定公布,海洋保育是全民共識,原住民、漁民、保育團體、產業等都是達成海洋永續的重要合作夥伴。為了保障原住民及漁民之用海權益,特別強調原住民族傳統智慧以及在推動海洋保護區所扮演的積極角色。其次,納入「審議會」多元決策機制,特別規範審議委員的三分之一為原住民及漁民團體,並律定決策機制為三分之二決,此委員配置以及決策機制在臺灣法制也是首見,彰顯對於在地族群意見的重視以及權益的保障。接下來將訂頒各項子法及措施,有賴政府部門、企業、NGO、社區或在地團體、漁民及原住民夥伴的共同參與、凝聚最大的共識,共同商討最適的海洋保育政策與行動。
 
監察委員田秋堇表示,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研究院是她在立法院期間,與其他夥伴共同積極爭取成立的,她很高興能持續看到海洋保育的落實及推廣,不過,她也表示臺灣是海洋國家,卻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有許多對海洋的禁忌文化,造成國人害怕接近海洋。她補充,臺灣是有南島語族的DNA,應該逐步反轉根深蒂固禁水文化的觀念,拓展親水、近海的海洋文化,並從向下札根的海洋保育教育推廣做起。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指出,此次研討會的主題除了各部會接軌國際與政策藍圖外,還包括海洋科學調研及里海守護。科學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證據,是有效的保育措施及社會溝通的重要基礎。我們需要將科學知識轉化為大眾能夠理解並願意支持的行動;而里海守護部分,海保署已推動多年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今年也推出「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期望能攜手產官學及民間,從減緩氣候變遷、保育復育、教育推廣與國際合作多面向,一同響應「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目標。
 
 海保署表示,兩日主題聚焦「邁向3030海洋保育行動」及「里海守護與海洋生態永續行動」。今(21)日研討會子題為「海洋保育接軌國際與政策藍圖」及「海域生態環境調研新佈局」,邀請各部會分享各類型海洋保護區及保育政策,也邀請到國海院、水試所、臺灣大學等單位分享臺灣周邊海域生態調研成果及未來的挑戰及新視野。明(22)日子題為「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行動分享」及「里海願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邀請日月光、Xpark、伸仁紡織等企業分享其推行ESG與海域守護的經驗,也邀請漁會、社區發展協會、NGO、地方檢察署、地方政府等以不同角色觀點分享里海守護經驗。(圖/海保署提供) 
 
 

熱門關鍵字:

地方綜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