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今年繼續辦理客家音樂創作課程,鼓勵年輕人投入客家音樂創作,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參與學員不管先前有沒有歌曲創作經驗,經過集訓後都展現不俗的成果,而最後將會從11組的作品中,評選8組錄製專輯。 背景螢幕播放著自己的人生經歷,輕柔唱著〈行出自家个路〉,這是創作者第一次寫歌,很新鮮也充滿挑戰。 《野Song 野 Hakka》學員 余敏如:「我是非常的感動,因為是從無到有,自己完成一首歌曲,也非常高興可以『生出這個小孩』。」 客語歌曲搭配華語饒舌,唱出一番新風味,這位華語饒舌歌手,可是第一次在作品中加入客語。 《野Song 野 Hakka》學員 Dopeace:「因為我們不懂,所以我們就是,寫的時候都是用,那種羅馬拼音、KK音標那種,然後就是覺得挺有趣。」 流行音樂客家創作課程《野Song 野 Hakka》,取自客語「野上野下」的諧音,形容玩音樂的年輕人,將客家流行音樂玩出新的滋味,參加的學員來自不同族群,創作者在培訓課程中,認識到客家語言、文化。 《野Song 野 Hakka》學員 安紫杏:「我們把客語加到詞曲裡面,不只可以就是,宣傳我們的客家文化,可以讓歌曲裡面增加更多不同的感覺,會比較有趣。」 隨著客家音樂有越來越多曝光的機會,臺北市客委會希望透過課程,招攬年輕創作者,將自己的想法加入到客家音樂中。 臺北市客委會主委 周羿希:「透過這樣的活動,其實可以把更多,我們說所謂的客家年輕人,他可以吸引出來,然後可以找出更多對音樂有興趣的年輕人。」 臺北市客委會也表示,課程最後也將評選8組學員,進入錄音室製作專輯,藉此也鼓勵更多人投入創作,譜寫屬於當代的客家流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