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專欄】被殖的台灣文化何來「典範轉移」?

銳傳媒/陳慶坤 2024.09.13 05:42

 

「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又稱範式轉移,是美國科學哲學家湯瑪斯·孔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的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的重要觀念,主要用於解釋科學史的發展,以及常態科學時期科學家如何從事研究工作。孔恩認為,科學(所有學科的統稱)不是通過新知識的線性積累進步,而是經歷週期性革命,而其中科學探究的本質內場主流價值突然轉化。

以此作為科學研究的探討,在哲學、文化藝術、政治各個領域中,可以看到這種斷裂式的發展現象,例如古典哲學轉向中世紀士林哲學;社會科學由中心主義轉向去中心主義;藝術由古典理性轉向現代主義等等。這些現象打破長久以來廣受支持的「累進式」科學史觀。當典範受到挑戰的「危機」時,科學家便會跳脫原本的思考模式,建立起新的理論體系,並形成一新典範來取代舊有的價值觀,這就是孔恩所說的「典範轉移」。

[caption id="attachment_79800" align="alignnone" width="1447"] 新書發表會與談人[/caption]

中國自稱歷史五千文化,但千年來類似像西方科學研究「典範轉移」更不可能發生。因為長期儒家與帝王政治共構的人文精神,早已封閉在儒家醬缸之中。即使魏晉六朝獨尊儒家已顯疲態,轉向老莊放任無為的思想,但最終也僅在力圖調和「自然」與「名教」之間的矛盾,還是以無以「越名教而任自然」;其次宋明理學更是儒教新解而已,形成換湯不換藥的「新儒家思想」;近代的五四精神亦可作如是觀。

台灣是深受中國文影響的國家,從明鄭時期到有清一代二百餘年間,人文精神都建立在儒家文化思想上,因此,若說這是它文化的母體也不為過,尤其近代蔣介石流亡竊占台灣,更是將台灣人思想徹底的洗滌,成為中國文化的奴隸。在台灣四百餘年被殖民歷史文化,斷代非常清晰,前後亦無彼此繼承的關係,可以說從來就沒有發生「典範轉移」的科學現象,也無從發生。

然台灣雖然受到中國文化思想的宰制,日治之後,近代深受西方文化的啟迪,逐漸啟蒙發展出西方民主自由文明思想的典範實踐。但長期以來被中國穿小鞋、裹小腳布的牽制還深殖民心,導致在台灣主體建構的過程顛躓困頓。這種現象在這幾年紅藍白聯合「亂台」的政治現象更是危機岌岌可危。

[caption id="attachment_79801" align="alignnone" width="2559"] 作者與李筱峰教授[/caption]

9/11北社主辦,李川信前社長主持,施並錫教授《村上村下走三回》新書發表會上,筆者以與談人的角度提出上述的觀點,闡述現有體制或所具備人文精神不足以解決、詮釋目前社會困境,呼籲台灣必須為自我的主體性建構新的典範論述。雖然民進黨執政已歷16年,歷任文化部長對台灣的主體意識並不強烈,甚至從沒有具有台派的教授知識分子擔綱台灣文化部會首長,台派知識份子長期支持民進黨,所得的的回報是非常殘酷的,其中原因當然是怕中國勢力的圍剿!?

因此,當時台北教育大學榮譽教授歷史學者李筱峰亦在現場,筆者舉例若是李筱峰教授能當上文化部長時,相信這一艱鉅的典範任務就可成為事實,此話一出引來現場來賓熱烈鼓掌支持歡迎,從而可見文化的望治心切。向來不太重視文化建設的民進黨,若依然因循苟且,新的台灣論述也就無從發生,被殖的台灣文化就無以建立「典範轉移」的文化工程。

 

 

 

熱門關鍵字:

專欄 文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