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謝國樑 健身教練 軍演

地球發燒誰來幫忙降溫?都市熱島專家揭「高溫致死」1職業易被忽略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24.09.10 10:00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造成極端高溫日數增加,越來越多人受到健康危害。國際知名熱舒適與都市熱島專家林子平於《溫度的正義》一書中,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與實地考察,帶讀者一窺「升溫」對個人與產業造成的具體影響,以及各界如何尋找長久涼爽的解方,減緩高溫對弱勢族群的衝擊,共同打造一個更加理想的社會。以下為原書摘文:



2022年7月14日,在氣溫高達43度的亞利桑那州一位20多歲年輕人拖著沉重的腳步來到一戶住宅的門廊,當他彎下腰把遞送的包裹放下的瞬間,身體突然癱軟以致跌坐在地上,他狀甚痛苦地把兩腿伸直,上半身向前彎曲,頭埋入胸口,雙手撐在膝蓋上大口喘息。

幾秒後,他整個人往地面倒下,看似昏了過去。躺了好一會兒,他才勉強起身,緩步走到門前,用不太能控制的扭曲手指按了電鈴,提醒屋主包裹已送達,然後搖搖晃晃地走回貨車上,身影逐漸消失在門廊監視器拍攝的畫面之外。

在德州達拉斯美國郵政局工作了近40年的郵務員小尤金.蓋茨(Eugene Gates Jr.)就沒這麼幸運。2023年6月20日這天,他在達拉斯高達46度的燠熱天氣中挨家挨戶遞送信件時暈倒在某戶人家的前院,屋主先為他做了CPR後緊急送醫,但蓋茨最終仍然不治身亡。

布萊恩.奧利夫(Brian Olliff)則是在路易斯安那州工作了20多年的警官。2022年7月16日他在已經連6天氣溫突破38度的納基托什(Natchitoches)街道上巡邏,在持續行走6個小時後,身體感覺不適,他使用無線電呼叫救護車護送他前往最近的醫院,最終仍急救無效而死亡。



戶外工作者所受到的雙重熱壓力

有些人由於工作性質,可能面臨比一般人更大的高溫風險,卻不自覺。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承受著比一般人更高的熱壓力。一來是他們需要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吸收來自環境較多的熱量;再則工作所衍生的活動量增加,肌肉的收縮會讓體內產生多餘的熱量。這些來自環境及體內的熱量累積起來,將造成體溫上升,熱風險提高。

有6類族群是戶外高溫風險潛在受害者。

  • 施工維修人員(工人、巡檢、園藝)
  • 運輸物流(鐵路、航運、郵務、貨運)
  • 保全防衛(巡邏、臨檢、守衛、消防、防衛)
  • 農林漁牧
  • 調查專訪(記者、生態觀察)
  • 運動競技(運動員、教練、工作人員、觀眾)

特別是在熱帶地區,長年的高溫十分不利於戶外工作者,氣候變遷更加劇了對勞動者的危害。美國學者Masuda等人的研究指出,熱帶地區全年有五分之一的時間超過適合戶外高強度工作者的安全溫度區間。如果全球氣溫再往上升1度,這個比例將增加到全年三分之一。這也意味著,熱帶地區的勞工必須長時間暴露於高溫中,承受較高的熱風險。



勞工所受熱壓力的2個核心問題

第一是危害勞工的身體健康。加納海岸角大學Amoadu教授在歸納全球157篇關於勞工熱壓力的研究後指出,高溫會造成勞工大量出汗、脫水、頭痛、尿量減少、皮膚起疹、乾燥或刺痛、核心體溫升高、肌肉痙攣、噁心、鼻出血、協調能力下降、中暑和昏厥等。

這是因為勞工在夏季高溫中暴露於陽光下,且從事高強度工作,承受極高的熱壓力風險。印度公共衛生研究所Dutta等人針對採石場的934位勞工,進行全年環境溫度及生理溫度的量測及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勞工的額頭皮膚平均溫度在冬天是30.7度,夏天會提高到35.8度,最高會達到37度左右;體溫在冬天時平均為36.8度,夏天37.3度,最高40.1度。夏天時的流汗量平均是每小時0.9公升,是冬天的2倍,過度出汗也是最多工人(93.5%)抱怨的項目。

第二是降低工作效率及生產力。Amoadu歸納諸多研究後發現,當勞工出現與熱相關的症狀,如疲勞、頭暈、精力不足和注意力不集中,會導致其工作能力下降。此外,遭受熱壓力的勞工可能會有工作時間損失或工作時數不足而導致缺勤的情況。其它影響因素包括工作產出減少、無法實現目標、產出質量下降,以及人際衝突。在極端情況下,也可能出現人員流失。

英國拉夫堡大學Foster教授在實驗室環境中的研究顯示,當勞工處於極低熱壓力時(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18度),勞動能力(Physical Work Capacity, PWC)只會降低10%;但當暴露於極端高溫(WBGT=40度)時,勞動能力則會大幅降低78%。研究團隊也進一步發現,如果勞工是穿著短袖上衣與短褲,有大面積皮膚裸露在外時,強烈的太陽輻射量會加劇體內的熱壓力,造成勞動能力大幅下降。

溫度上升也會降低戶外工作者的效率,進而導致經濟上的損失,稱為生產力損失(Productivity Loss, PL)。英國學者Day的研究證實,透過調整工作時段,利用清晨或避免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可以避免生產力的損失。

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將工作時間由原先的8至17時,改為6至15時,則生產力損失能有效降低20.8%,達到減少高溫經濟成本的效果。同時,如果將工作地點由空曠日晒處移到陰涼處,也能有效降低生產力的損失。

「農民因長時間在高溫炎熱的環境下工作,罹患腎臟病的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五成。」臺大醫院楊孝友醫師進一步說明,他們透過社區整合篩檢計畫的資料,分析台灣最大的稻作縣慢性病篩檢資料發現,農民罹患非因高血壓、糖尿病所造成的非傳統原因慢性腎臟病的危險性,比一般民眾高出50%,且有五分之一的農民有慢性脫水現象。



室內工作環境熱壓力不容輕忽

不過,室內高溫風險的族群也不容忽視。有些室內工作場所有高溫或高熱輻射源,例如熔爐、燒窯,或是傳統工廠(五金、機械、烤漆、紡織)、廚房等,由於這類空間中的機具發熱量大,採用空調降溫的效益不佳,難以設置空調,在其中工作的人員就會承受較高的熱壓力,比一般室內工作者有更高的熱風險。

另一個大部分人意想不到且容易受到忽略的高溫場所是:醫院。2021年6月,正是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或稱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之時,因台灣北部醫療量能不足,重症病患需送至中南部治療。

當時報導指出,有救護車司機與隨車護理師由台北運送病患至台中,車程耗時將近2小時,車上不能開冷氣,也不能開窗,司機和護理師還必須全程穿著隔離衣。抵達目的地時,司機先因身體不適掛急診,護理師則因進入負壓隔離病房無法馬上脫掉隔離衣,在安置好患者後也昏厥送急診。當時兩人的體溫都超過39度,心跳超過140下,全身衣服溼透,經判斷是嚴重脫水、熱衰竭的症狀。

也許你還有印象,在COVID-19時許多醫護人員需要全天候穿著防護衣、手套、N95口罩和護目鏡。雖然這類的個人防護裝備(PPE)能有效地減少傳染風險,卻也導致醫護人員排出的汗水無法有效蒸發散熱,使得醫護人員暴露在脫水、專業判斷降低、疲憊和勞累相關的熱疾病風險當中。

穿著全套的防護衣有多熱?伊波拉病毒爆發時,醫護人員需長時間穿著全套防護衣,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國家個人防護技術實驗室Aitor Coca等人指出,穿戴三級防護衣只要工作60分鐘,核心體溫便達到38.9度,高於美國工業安全衛生師協會(ACGIH)熱壓力標準值38度。

「其實醫護人員也知道,防護衣悶不通風,長時間穿著一定會造成熱危害。」台大醫院楊孝友醫師告訴我,「然而,個人防護裝備的穿脫流程及場所有一定的規範,穿脫也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當醫護人員手邊的工作量很多時,多半會選擇忍耐一下,等換班的時間再換裝。」不過,這也導致了醫護人員無法規律地飲水及上廁所,因而加劇了熱危害,嚴重的狀況下可能會造成急性腎損傷。

那麼,要如何保護穿著防護衣的醫護人員呢?「首先要將防護衣的材質特性,納入醫護人員的熱危害評估。」楊醫師指出,過去的熱指標多是考量熱環境的特性(如氣溫及輻射)以及工作強度,現況顯示應該要把服裝調整因素(CAF)納入評估,以便更適切地保護醫護人員。

防護衣內的溼氣無法排除,是導致穿著者熱壓力上升的重要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科學系陳瑞清(Tan Swee Ching)教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發了一種新式的吸溼薄膜材料,來控制防護衣內部的溼度,並透過蒸發冷卻,以有效緩解醫護人員因穿著防護衣而提高的熱壓力。

(本文摘自/溫度的正義:全球沸騰時代該如何消弭升溫所造成的各種不公?/商周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