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不榮」、「不通」就會痛! 術後止痛靠中醫幫一把,針灸消腫加速組織修復

Heho健康網/黃慧玫 2024.09.10 00:00

一項超過 500人 的研究顯示,高達 6 成受試者到術後第 4 天,仍感受到中度以上、難以忍受的疼痛。術後透過中醫一起治療,可有效緩解疼痛,健保的「西醫住院病患中醫特定疾病輔助醫療計畫」,其中一項適用項目便是術後疼痛。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中提及:「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手術打開傷口,容易造成周圍神經、血管和肌肉等組織或大或小的損傷,因此手術後往往伴隨疼痛。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郭純恩表示,中醫認為痛症的發病機理主要為「不通則痛」及「不榮則痛」。「不通則痛」是指氣血循環不好的地方,如水腫、氣結、疤痕周圍、肌肉緊張等區域會感到疼痛。「不榮則痛」則是缺血、壞死、感染後或是老化退化、曾受傷部位等營養不足的地方。

由於氣血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經絡則是氣血在人體內運行的通道。開刀後筋脈失養,身體能量和營養不足、局部疤痕組織、內臟及肌肉傷口癒合時的狀況正好符合「不榮」、「不通」,因此造成疼痛。

痛症內、外用藥治療可達 3 目的

郭純恩表示,中醫針對痛症的治療原則是「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治療方法包括內服或外敷中藥、針灸、雷射針灸、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等。目的在於主要 3 項,一是運行氣血、通調經脈;二為疏通經絡、活血止痛;第三則為調節陰陽、補虛瀉實。

中藥主要用於活血化瘀,修復因開刀損傷元氣的脾胃,也能夠幫助傷口及全人的復原,可分為內服和外敷。外敷藥又分為濕敷和乾敷成方,可緩解不論是血腫或水腫對骨頭和韌帶造成的壓迫,加快復原速度;其中以濕敷效果較好。

由於術後急性期多以腫脹和熱痛為主,此時常見的方劑為如意金黃散,以栝樓根、黃柏、大黃、薑黃、白芷、厚朴、陳皮、甘草、蒼朮、生天南星組成,可活血、止痛和清熱。

病人開刀完 1 個月後,進入功能恢復期。病患此時較少傷口疼痛問題,但開刀周圍仍覺得不對勁或容易痠痛。這時候痛和緊主要來自皮下及內臟周圍組織增生,可用疏經活血、滋養肝脾等補充營養的內服中藥。加上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補氣血的藥材可搭此 3 個臟腑藥物,促進傷口癒合、效果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內服中藥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恐怕會引起內出血或是延長傷口滲血天數,因此建議活血化瘀功用的藥物避免在術前及術後 1 週內服用。

另外也會視病患為燥熱或虛寒體質,給予不同處方和食補。如陽虛或陰虛體質的患者,建議搭配性味屬溫的羊肉、鹿肉、鱔魚,跟性味偏寒的海參、蛤蠣、牡蠣、鴨肉。

針灸或雷射針灸助消腫與加速組織修復

然而,除了傷口疼痛之外,手術後患者常因臥床、麻醉後或疼痛造成腸胃排氣困難、便秘、影響進食等狀況,也可透過針灸、中藥合併處理,畢竟營養的吸收對於整體的恢復非常重要。

若是開刀部位的傷口很大,便不適合敷藥,此時便可考慮針灸或是雷射針灸。郭純恩表示,現代醫學看針灸的機轉,許多臨床及基礎研究顯示可加速組織修復、減少疤痕組織增生、降低疼痛易感度、降低發炎反應、增加局部循環、幫助水腫消除。剛手術完可在不影響傷口範圍進行局部針灸,達到消腫效果。

郭純恩便分享臨床一名 90 多歲的阿嬤開膝蓋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醫部術前會診先為阿嬤的退化性關節炎痼疾先針灸。當天手術完也針對膝蓋周圍穴位進行局部雷射針灸。

通常手術當天晚上最痛,但一針完阿嬤傷口的腫熱瞬間減少許多,連原本需要再打一劑的止痛針也不需要了。第二天施行第 3 次針灸後,就可下床走路。

不過郭純恩也提醒,剛手術完食最怕傷口感染,因此必須注意消毒,或可使用雷射針灸以非侵入的方式進行。若手術為放置人工關節等植入物,避免全身性感染的風險,建議局部避免穿刺性治療,可使用無侵入性的雷射針灸。等過了急性期,則可在遠端經絡進行針灸,增加循環。

諮詢專家: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郭純恩

文 / 王怡穎、編輯 / 賴以玲、黃慧玫

延伸閱讀:

吃中藥會傷腎?大型研究證實:中西醫整合治療腎病可減少腎衰竭風險,還能降低死亡率

潰瘍性結腸炎不再無解!中西醫結合有效治療「總統病」 助患者擺脫腹痛、腹瀉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