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聞記者 李堂安 /高雄報導】《法華經》是佛教大乘初期的典籍,故宮博物院攜手佛光山將自今9月6日起於佛陀紀念館舉辦「《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可稱是中南部宗教界與藝壇盛事,且因展件是真跡珍希,高市府也協助調派警力24小時守護國寶文物的安全。
佛光山指出,展覽內容講述「信仰與藝術的璀璨相遇」,因此名為「《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法華經》是大乘佛教的典籍,約成立於西元一世紀前後的印度。《法華經》中述說釋迦牟尼佛透過不同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宣說人人都能獲得跟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
開幕式在充滿善美舞姿的敦煌舞表演中揭開序幕。前來佛陀紀念館共襄盛舉的有故宮博物院館長蕭宗煌、故宮副館長黃永泰、高市府副市長李懷仁、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立委邱議瑩、林岱樺、黃捷、許智傑、柯志恩,還有高雄科技大學校長楊慶煜、佛陀紀念館學術發展委員會主委李瑞騰、佛光大學數位人文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曾淑賢、策展人故宮南院處助理研究員鍾子寅、琉璃工坊創辦人楊惠姍、普門中心學董事會駐校代表王文俊等人出席。
故宮博物院於2022年曾於南部院區舉辦「《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獲得迴響,今年精選典藏移展佛陀紀念館展覽,以傳統解析佛典的三分法,分成三大單元:「序分」介紹《法華經》在印度的成立背景、漢譯、以及在中國的流傳;「正宗分」介紹《法華經》的主要美術內容、以及其圖繪的發展;「流通分」則呈現《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相關的觀音變相、以及《法華經》在亞洲的流傳。
蕭宗煌指出,在敦煌藏經洞所發現的中古時期寫經中,《法華經》是數量最多的一部,而故宮博物院典藏宋元明各朝佛經中《法華經》也占最多數。
李懷仁表示,將故宮國寶《法華經》及其美術移展到佛館這座文化藝術殿堂展出,不僅具有宗教意涵,更是對高雄文化藝術進程的推升,也是文化平權的落實。高市府也協助調派警力24小時守護國寶文物的安全。
慧傳法師揭露展覽亮點,文物有自隋文帝至清代乾隆等歷代護持《法華經》皇帝的事蹟故事,文物還能看到書法家蘇軾、顏真卿等的書藝,管正因泥金寫本《妙法蓮華經》,還有呈現《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及其影響力。
如常法師說,特展移師佛館是宣揚佛教藝術,共有18組、43件做一次性的呈現,讓參觀展者了解早於1400年前的唐、宋時期就有佛經文學及信仰,展件中甚至有泥金寫本等都是珍稀文物,鼓勵大家領受經文之美。
「《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今6日起至2025年3月16日於佛陀紀念館第二展廳展出,12月14日做第二批的換展。配合特展活動,12月14日及15日還有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佛館國際會議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