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颱風假 國慶晚會 張友驊

【專欄】礦工悲歌不再 轉念為「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存廢」找生路

銳傳媒/黃淑麗(如誼,Rooi) 2024.09.03 07:20

 

台灣的採煤業,在西元2000年礦坑陸續結束後,只剩極少數被保留下或隱沒於荒煙蔓草間,其中位於新北市平溪的「新平溪煤礦博物館園區」可以說是唯一為台灣採煤這行業留下當年礦工辛酸血淚史的產業路徑。如今它卻在國土法的法規界定下,面臨了存廢的關鍵時刻。

早年台灣的煤礦來源,可以說是用礦工的生命與鮮血換來的。當年,若不是經濟上處於極度弱勢,是沒有人願意去當礦工的。這項極端危險的採礦工作,曾讓採礦工人流傳一句警語「入坑挖礦,生命死一半」,但在那個窮困的年代,明知入坑採礦工人的死亡率高達12%,但仍然阻擋不了礦工的工作意願,因為「入礦一人愁,不入全家愁」。每天工作結束,檢回一條命,才能換回一家人幸福吃頓晚餐。

[caption id="attachment_78185" align="alignnone" width="1477"] 參訪團員在導覽解說員周朝南的帶領下,準備入礦坑體驗採礦。[/caption]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原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煤礦場。據園方指出,新平溪煤礦存在價值在於完整的系統性保存,從水平坑道、坑口、軌道運輸、檢量室、翻車台、卸煤斗、選洗煤場、儲煤槽直至十分側線專用鐵道,是台灣唯一具有完整序列性的煤礦遺址。

截至西元2000年,台灣所有煤礦場已相繼停產,礦工採礦這個行業也已停歇。然而在台灣早年經濟艱困的年代,政府沒有外匯購買能源,台灣的煤礦和偉大礦工們冒著生命危險開採珍貴的自有能源,支撐了台灣80%的能源供應,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的一頁辛酸血淚史也走入了歷史。

[caption id="attachment_78187" align="alignnone" width="497"] 台灣早期的工業能源煤,是由礦工的血汗換來的。(礦工文史館提供)[/caption]

民國 91 年(西元2002年)新平溪煤礦場由創辦人龔詠滄先生購得,基於不忍眼睜睜看著礦工故事消失,他除透過維修坑道傳承礦工經驗,並悉心保存50、60年來遺留文物,希望藉此重現煤礦輝煌歷史與礦工故事。

對於龔創辦人及目前主持經營的第二代龔俊逸不計年年虧損,持續維持「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對外開放。有「終身礦工」之稱的「𤠣硐礦工文史館」館長周朝南最是有感。

[caption id="attachment_78189" align="alignnone" width="648"] 終身礦工周朝南夥同退職礦工以老人年金籌設出「𤠣硐礦工文史館」,為昔日礦工辛酸史代言。[/caption]

世居基隆的周朝南,家族三代都做礦工。他自己從14歲開始入坑採礦,直到2000年所有礦場都停工關門了。他主動為昔日礦工弟兄代言,志願擔任礦場的導覽解說員。和「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的緣就是這樣結下來的。

2019年他甚至夥同17位礦工換帖好友,以每人每月3500元的老人年金,自費成立「猴硐礦工文史館」,保存了當年礦工為國內能源供應而付出的血汗代價。「礦工文史館」唯一欠缺的就是從坑口到採煤火車軌道、採礦、洗煤、儲煤槽等系列性的礦場實境模擬。「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剛好補足了這部份不足。所以周朝南身兼兩主體的解說志工。以周朝南當年親臨礦坑的實境解說,再也沒有人比他更稱職。所以周朝南堪稱為「國寶級的礦工代言人」。

[caption id="attachment_78191" align="alignnone" width="1477"] 終身礦工周朝南和來訪學員熱烈討論「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未來去留。[/caption]

這一天,「礦業文化路徑參訪團」20餘名團員在周朝南的導覽下,興緻勃勃地親臨體驗台灣早期採礦業的現場,重溫十分珍貴的採礦工業歷史軌跡。它隱含了早年台灣採礦技術、能源脈動、勞動史等礦業歷史路徑。

回到簡報室,卻聽到經營者龔俊逸憂心忡忡地向參訪團表示,「國土計畫法」將於明年上路,由於部分園區列為國土保育區第2類。國產署主張若無法提出合法使用,將收回土地,園區完整性遭破壞,恐將無法繼續經營。

礦場方目前唯一的因應之道就是申請「文資(文化資產)認定審議」。希望此一國際唯一保存完整的「煤礦工業歷史路徑」能受到重視。通過文資身份認定,不僅土地能符合地目使用,有文資身份後也能引入政府單位資源,永續保存此一歷史建築。

煤礦曾是台灣軍事國防、交通、經濟、民生重要推手,透過文化資產保留身份認定,讓處於偏鄉的礦場聚落小鎮平溪還可以成為台灣本土文化、礦產工業、經濟發展史之見證。

目前由新北市政府主導的「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文資認定審議會」還在進行中。但基於國內、外對新平溪煤礦系統性保存之期待,礦工悲歌已不復見,而他們希望能換來「不要讓台灣最後一座礦場走入歷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