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極端氣候加劇,美20多年來首降8月雪、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罕見洪水
2024年8月25日美國西岸山區出現,來自阿拉斯加灣不尋常的冷鋒夾帶寒冷風暴,經太平洋西北地區進入加州,導致西雅圖東南方的雷尼爾山(Mount Rainier)和俄勒岡州中部的巴奇勒山(Mt. Bachelor)度假村都蒙上一層雪。加州有一別名叫金州(The Golden State),北部標高4,317公尺的沙斯塔山(Mount Shasta),在風暴經過後也像是鋪上一張銀毯,造成加州2024年8月除高溫炎熱與猛烈野火外,2024年8月25日更面臨異常強勁且罕見的降雪,內華達山脈山頂、海拔約3,000公尺的提奧加山口(Tioga Pass)也在一夜之間降雪。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至少20年未在8月降雪,由於來自阿拉斯加灣的一道強烈冷鋒南下,導致穿越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高速公路關閉。在此同時曾遭加州2024年最大野火「公園林火」(Park Fire)肆虐的焦土地帶也發出山洪警報。「公園林火」自8月16日發生後,燃燒範圍蔓延逾1,748平方公里,還攀升至內華達山脈西坡,成為加州有記錄以來的第4大火災。加州2024年的野火季節從7月的極端高溫中開始,乾燥的植被滋生火苗。雖然加州罕見降下8月雪,不過氣象預報指出,在冷鋒離開後,將迅速恢復炎熱的夏季天候。
全球沸騰明顯已造成中國降雨帶北移及北擴的趨勢,據公開資料,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位維吾爾自治區的塔里木盆地中央中國最大型沙漠,位天山、崑崙山、阿爾金山和帕米爾高原之間,東西長1,100多公里,南北寬550公里,面積約33.76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沙漠面積的一半。
2024年8月24日塔克拉瑪干沙漠,被遊客拍下遇到洪水的景象,不少駕駛涉水穿越沙漠,輪胎一半泡在積水中,導致多輛車熄火無法行駛。有遊客直呼,「說實話,著實沒想到沙漠也會有洪水,沙漠變成水鄉了。」據《烏魯木齊廣播電視台》報導,網友拍下的畫面顯示,多輛車在積水中行駛,駕駛在警方的指揮下,慢慢離開沙漠。多名遊客感到不可思議,紛紛拍下並直呼,「天啊!塔克拉瑪干沙漠居然遇到洪水了!洪水啊!」「這天氣也太奇怪了,沙漠發洪水,這邊沿海都已經快1個月沒下雨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77886" align="alignnone" width="471"] 2024年8月24日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被遊客拍下遇到洪水的景象。(圖/翻攝自微博)[/caption]2024年8月19日起連續性強降雨,遼寧葫蘆島市暴雨成災,環球時報報導,8月23日晚初步統計,葫蘆島市受災人口達到188,757人,因災損失103億元;8條國省幹線、210條農村公路不同程度受損中斷,橋梁受損187座;電力總停線路40條、總停台區3,560個,29個鄉鎮286個村128,580戶居民用戶受到影響。遼寧省葫蘆島市和朝陽市,多個水庫開閘洩洪,導致三道溝、高家嶺郭家村等數十個村的村民、房子及車子被水沖走,死亡人數至少3位數,但官方不報。
2024年8月28日,第10號颱風珊珊逼近日本,暴風圈涵蓋九州、四國及本州幾乎所有陸地,繼2022年的颱風南瑪都後,再次成立「特定災害對策本部」。南瑪都被日媒稱為「史上最強等級」颱風,美軍也認定為「超級颱風」,造成5人不幸死亡、超過3,000棟民宅受害。因珊珊颱風行經本就海面水溫較高的時期,但今年相較往年又高了約1~2℃。且珊珊附近上空遠離西風帶,並無破壞颱風結構的風,因此,海水溫度高、加上無風狀態,提供颱風容易增強的環境。日本氣象廳強調,由於颱風珊珊移動緩慢,日本各地均受到其帶來的深厚雨雲影響,即使是距離颱風較遠的地區,也因太平洋暖濕氣流的作用而持續降下暴雨。截至8月30日中午已造成4人死亡、104人受傷及2人下落不明。氣象廳表示,預計9月1日上午,颱風將於近畿地區附近轉為熱帶性低氣壓。
[caption id="attachment_77887" align="alignnone" width="442"] 颱風珊珊2024年8月28日起逼近日本,暴風圈涵蓋九州、四國及本州幾乎所有陸地。(圖/自日本氣象廳)[/caption]貳、美通過《降低通膨法案》,2030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可減少40%
美總統拜登於2022年8月16日簽署高達4,300億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涵蓋氣候變遷、醫療保險和稅制等3大領域,旨在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和減少國內溫室氣體排放,聚焦綠能、醫保以及稅制等3大面向,該法案將在10年內注入近3,750億美元,用於應對氣候變遷的戰略,被視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氣候法案。民主黨認為,這些戰略可以使美國在2030年以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0%,代表著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氣候投資。該法案將為乾淨能源製造稅收抵免注入600億美元,為風能和太陽能提供生產稅收抵免300億美元,這被視為有助於遏制美國對化石燃料依賴的行業。綠氫廠每產出一公斤氫氣,就提供3美元補助;符合直接空氣捕捉(Direct Air Capture, DAC)條件的碳移除計畫,最高可獲得每噸180美元補貼;太陽能、風能及儲能等廠商也可享受長達10年的稅收抵免,因而促成潔淨能源計畫案大增,估計到2030年前,該法案將在建築、製造及節能服務業等領域,創造出150萬個新職缺。
[caption id="attachment_77888" align="alignnone" width="529"] 2019年美國影星珍芳達與「消防星期五」(Fire Drill Fridays)於華盛頓發起示威行動,要求國會採取行動,對抗氣候變遷。(圖/Ted Eytan)[/caption]参、歐盟Fit for 55與REPower EU綠色政綱,目標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
歐盟於2019年12月提出綠色政綱,目標是要在2050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2021年7月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生效,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歐盟2021年7月14日公布氣候變遷計畫「55套案(Fit for 55)」,以確保未來的氣候和能源政策能符合《歐洲氣候法》設定的目標。執委會於2022年5月18日提出RepowerEU計畫,將透過節能、能源供應多樣化、再生能源加速推動及擴大投資等4大措施,加速擺脫對俄羅斯化石能源的依賴,並於2030年使再生能源最終能源消費占比從原先訂定的40%提高至45%;2022年5月18日提出RepowerEU計畫,將透過節約能源、能源供應多樣化、再生能源加速推動及擴大投資等4項措施,取代在工業、發電及家庭中使用的化石燃料,歐盟執委會提議強化節能與提升能效的措施,將(Fit for 55 Package)能效目標從9%提高至13%,新建「歐盟能源平台」,制定歐盟能源聯合採購機制、透過Fit for 55 Package,將原訂2030年再生能源總體目標從40%提高至45%、除原訂Fit for 55提案所須的資金外,於2027年前需要額外投資2,100億歐元。
據2023年4月19日《路透社》報導,碳交易市場涵蓋的部門碳排自2005年以來已經減少43%。另外,受到預期心理影響,歐洲碳市場的碳權價格已經達到每公噸94歐元,幾乎是2020年初的4倍。歐洲議會也投票同意將航運部門納入碳交易市場,2024年起航運也必須要為碳排放付費;在航空業部分,2026年前會逐步取消免費額度,以鼓勵使用永續航空燃料。
肆、日本綠色轉型政策,目的在於吸引碳排大戶投入潔淨能源綠電比例
日本岸田首相於2022年7月宣布新設「GX實行會議」,目標為將工業革命以來以化石能源為中心的工業結構、社會結構,轉換為以綠色能源為中心的綠色轉型(GX),是日本能源政策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極重要的轉捩點,階段性任務為制定「GX 基本方針」,著眼於彙整日本未來10年內的具體策略與行動。GX綠色轉型目的是要讓企業轉換思維,不再強調過去單純的脫碳,而是希望企業走向更全面的轉型,不再痛苦地使用綠電,或購買碳信用,而是自然而然覺得這是該做的、該付出的成本。日本為推動綠色轉型,並同時兼顧經濟發展及減少碳排放,2023年2月10日通過《實現GX之基本方針》政策。為實現2050年大幅提高的氫能發電比例,經產省2023年6月提出修正版「氫能基本戰略概要」,強化氫氨能源產業競爭力並大幅納入氨氣混燒發電等技術研發量能,企圖引領全球的氫氨能源技術。2024年7月8日內閣持續召集綠色轉型相關會議,目的在於吸引碳排大戶投入潔淨能源,增加綠電比例,希望趕上2026年正式實施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五計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4個5年規劃(14th Five-Year Plan),簡稱「十四五」,是制定2021~2025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即「雙碳目標」寫入2021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依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風力發電新增46.95GW、太陽能發電新增53.13GW,分別占全國新增裝置容量的26.6%和30.1%。截至2022年3月,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的累計容量均突破300GW。而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含水力發電在內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已達2,480TW,占全社會用電量29.8%。其中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總量,達全社會用電量的11.8%。分散式太陽光電在這一年發展急速,年新增裝置容量約29.2GW,占太陽能新增裝置容量的55%,歷史上首次超過集中式發電站。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部專家馬麗芳認為,2021年啟動的全縣屋頂分散式太陽光電開發試點工作,以及對新建公共建築的屋頂光電覆蓋面積進行指標要求的政策方案,為分散式太陽光電找到新的應用場景和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德能源轉型計畫總監侯安德(Anders Hove)也撰文指出,新的分時電價政策改革,讓屋頂分散式太陽光電計畫更加具有經濟性。
離岸風電2021年的新增規模為16.9GW,達過去累計裝置容量總規模的1.8倍,離岸風電累計裝置容量已達26.38GW,躍居世界第一。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中國區主任梁萬良認為,其背後的主要驅動力是中國政府給予離岸風電計畫的補貼:「離岸風電電價成本很高,有沒有補貼差別非常大,」他說,「所以,從開發企業、施工單位到整機製造商,都希望能在補貼政策截止前盡量多建設。」
陸、台灣為因應巴黎協定,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公正轉型
2022年3月30日我國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在「能源、產業、生活、社會」等4大轉型及「科技研發」、「氣候法制」兩大治理基礎上,輔以「十二項關鍵戰略」整合跨部會資源,制定行動計畫,為因應國際淨零趨勢,達成國家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2022年7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乾淨、健康及永續環境是基本人權」,強調永續發展對於現在及未來世代同等重要,而環境生態惡化、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問題,對於現在及未來世代的人權享有,都造成威脅。2023年1月10日立法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我國應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成為未來氣候治理主要法源。為因應巴黎協定而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2023年2月15日正式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氣候法」》,內容亦有大幅修正。將「世代正義」、「跨世代衡平」及「公正轉型」等用語載入氣候法,公正轉型是為了確保從高碳排轉型為低碳排或淨零排碳的過程中沒有人被遺漏,那些受到轉型影響的群體,例如煤礦、化石燃料產業的勞工,都能受到制度的充分保障。惟政府打算針對公正轉型至2030年,投入約新台幣338億元的執行經費,相較整體預算近9,000億元而言,顯得非常少。
2024年8月26日賴總統指出,政府除依據「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引導產業綠色轉型,也持續改善公有建築效能,且在設計規劃中導入淨零、智慧化等概念。他期盼產業界跨域結合,打造智慧淨零及建築產業鏈,並強調期盼未來與業界攜手合作,創造更優質的建築和環境,繼續提升國家競爭力。
結論
2021年7月生效的歐洲氣候法,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美國2022年8月16日通過《降低通膨法案》,將在10年內注入近3,750億美元,用於應對氣候變遷的戰略。從近年國際上許多青年氣候訴訟案,如南韓氣候運動人士2024年8月29日在憲法法庭外,舉標語「有意識地漠視氣候變遷是違反憲法」。可以觀察到新的世代開始擔心,若國家遲遲不肯回應氣候變遷,且未採取更積極的氣候行動,將讓未來世代蒙受更多氣候災難,因而挺身而出,用訴訟告訴大眾,國家已違反其保障人民權益的基本義務 。2024年8月29日南韓憲法法院,針對政府減少碳排放計畫做出裁定,指政府未定出2031年之後減碳目標,未能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因此違反憲法,這項裁決,相當於認定南韓政府因應氣候變遷危機不力,可構成侵犯公民享有的環境權等基本權利,在亞洲尚屬首例。法官李垠厓指稱,缺乏2031年之後的具體減碳方案,未能充分保障人民基本權利,侵犯原告的環境權,並且將「過重負擔轉移到」未來世代,因此違反憲法。憲法法院要求南韓政府和國會,須在2026年2月28日前更新氣候政策,納入2031~2049年減碳目標計畫,臺灣有關權責單位應該引以為鑑,提早修訂減碳目標計畫。
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過去30年間,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9.4公分,太平洋部分地區海平面則上升約15公分,全球平均海平面正以3千年來前所未見的速度上升中,島國快要滅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於2024年8月27日在太平洋島國論壇中,向全球發出求救訊號,呼籲排碳大國尤其G20國家,必須減少碳排放,否則大自然反撲遲早會影響到全球人類。
作者張泉湧/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歷任民航局組長及多所大學兼任副教授,著有網路《全球沸騰張泉湧專欄》及《圖解全球暖化之危機與轉機》、《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與《圖解大氣科學》第三版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