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專欄】賀錦麗與川普的住房政策大比拼:誰能解救美國的住房危機?

銳傳媒/蔡鎤銘 2024.08.29 07:17

 

引言

美國的住房問題已經成為2024年總統大選的核心議題之一。隨著選戰白熱化,兩位主要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川普(Donald Trump)——都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然而,這兩者之間的政策差異體現了各自政黨的核心價值觀和治理理念。

美國住房危機的現狀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住房市場經歷了從供應過剩到供應短缺的劇變。在危機之前,每年新建住房數量達到約兩百萬套,但隨後這一數字驟降至每年約一百一十萬套,遠低於滿足人口成長所需的一百六十萬套。根據不同估計,美國目前的住房短缺量介於一百五十萬至五百五十萬套之間。

這種供應不足的局面導致住房價格持續飆升,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後,擁有住房的成本已經上升了26%,而收入增長卻未能跟上這一步伐。由於各地的規章制度、利率上升以及建築成本居高不下,建設更多可負擔住房的計劃難以推動。

賀錦麗的住房政策

[caption id="attachment_77665" align="alignnone" width="900"] 圖/截自賀錦麗X頁面[/caption]

賀錦麗的住房政策核心在於增加住房供應。她提議通過放寬地方規劃限制來加速住房建設,並計劃在她的第一個任期內建設三百萬套新住房。此外,賀錦麗希望擴大低收入住房稅收抵免(Low Income Housing Tax Credit,LIHTC),這一政策自1986年實施以來,已促成約三百七十萬套可負擔住房的建設。通過擴大這一政策,她旨在進一步激勵私人資本投入到困難社區的起始住房建設中。

然而,賀錦麗計劃中一個具爭議的部分是向首次購房者提供25,000美元的首付援助。批評者指出,這一措施雖然有助於減輕購房壓力,但可能在供應緊張的市場中推高房價,進一步惡化問題。

此外,賀錦麗的計劃還包括將聯邦土地出售給開發商,用於建設一部分能夠保持當地居民可負擔水準的住房。聯邦政府擁有約28%的美國土地,這項政策的實施可能會為住房供應帶來顯著增量。

川普的住房政策

與賀錦麗相比,川普的住房政策更多地聚焦於抑制通膨和降低抵押貸款利率。在過去兩年裡,住房成本成為推動通膨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川普認為,通過抑制通膨可以促使聯邦儲備降低利率,從而減少抵押貸款成本。此外,川普還提出了通過驅逐數百萬移民來減少住房需求的計劃。

[caption id="attachment_77666" align="alignnone" width="640"] 川普指控拜登政府失能導致房價太高。圖/X畫面[/caption]

川普的計劃也包括削減不必要的監管,這與賀錦麗的政策有一定的相似性。根據全國建築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的估計,監管合規性增加了單戶住宅成本的25%以及多戶住宅和公寓建築成本的40%。

政策的共同點與差異

儘管賀錦麗和川普在解決住房問題的具體措施上有所不同,但他們都認識到住房供應不足是問題的根本原因。雙方都提出了增加住房供應的計劃,這顯示出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意識到住房市場面臨的挑戰已經不再僅限於舊金山和紐約這樣的高成本城市,而是擴展到整個美國,包括農村地區和藍紅州地區。

然而,兩者的政策取向顯示了不同的政治理念。賀錦麗的計劃強調通過政府干預和激勵措施來促進住房建設,特別是針對低收入家庭的可負擔住房。她的計劃試圖調動所有相關方的力量,包括國會、監管機構、地方政府和建築商,共同解決住房短缺問題。

[caption id="attachment_77667" align="alignnone" width="900"] 圖/截自川普X畫面[/caption]

與此同時,川普的計劃則更注重市場的力量和減少政府的干預。他強調降低利率和削減監管,以促進住房市場的自然調節。川普還認為,通過減少移民來減少住房需求,從而緩解住房壓力,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結論:住房政策的未來走向

在這場選戰中,誰能提出最具說服力且可行的計劃來解決住房供應不足問題,或許將成為決定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是賀錦麗的政府主導增供計劃,還是川普的市場驅動減需求策略,都反映出他們各自的治理理念和對住房問題的不同理解。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問題愈演愈烈,選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實際可行的政策方案。無論最終選民會選擇誰來入主白宮,住房問題都將成為新政府的一項重要挑戰。

熱門關鍵字:

主編精選 北美 專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