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與憂鬱症抗戰20年的她給家長的忠告:孩子出現5情況,請別再說他「裝病」

良醫健康/ 林博, 王瑞琪 2024.08.23 09:00


憂鬱症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症狀的嚴重程度、病史、個人偏好,以及治療反應。

編按:「你就是想太多了,才會這麼痛苦」、「你這點小挫折算什麼,別再哀哀叫了」...憂鬱症患者總是外界貼上抗壓性低、無病呻吟的標籤……諮商心理師王瑞琪,在諮商室裡聽著個案們哭訴自己被誤解、責備的委屈,而她也深陷憂鬱漩渦。《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一書結合了王瑞琪與憂鬱症抗戰二十年的親身經驗,以及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博的科普知識,透過兩位作者多年的諮商、看診經驗教你如何與憂鬱症和平共處,並提供鬱者適切的建議。

孩子的呼喚:我沒有裝病


個案J走進諮商室就開始哭泣:「我爸爸媽媽說我是在裝病。」看著J順著臉頰滑下的淚珠,我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在我數十年的專業實踐裡,不少憂鬱症患者也跟我的個案J那樣,遭逢一樣的問題。

憂鬱症患者不會像思覺失調症患者那樣說出不合邏輯的話,做出奇怪的舉動,也沒有幻覺或妄想,「看起來好好的」(這是我聽過無數次的話),只有一些情緒稍稍與大多數人不同;難怪身邊的人很難察覺憂鬱症患者是「生病了」,甚至連朝夕相處的父母親也都會有很多誤解。

如果你不太記得憂鬱症的症狀有哪些,請翻回「輯一」,你會發現,一個「正常」的人要偽裝成憂鬱症患者並不容易。很多家長所擔心的「裝病」,不能說百分之百沒有機會,但可能性真的相當低。

你看,情緒激動或低落,嗜睡、厭食、社交恐懼、自殺意念或行動……每一項都是非常折磨身心的;倘若不是因為生病了,誰願意讓自己處在這種狀態下呢?

假如是個朋友對生病的你有這樣的誤解,也許還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如果是從小疼愛你的父母有這樣的想法,對憂鬱症患者來說是相當要命的;這裡我說的「要命」,是有雙重寓意的,你懂的,是吧?

藉由這本書,我想再次呼籲:

當你的孩子在憂鬱症中苦苦掙扎的時候,我們就算幫不了他,也不該再踩上一腳。如果擔心最初的診斷不精準,不妨多拜訪幾位醫生,讓醫生們為你解惑。

各位親愛的家長,請不要再說孩子是在「裝病」了!

Q: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憂鬱症是否需要藥物治療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症狀的嚴重程度、病史、個人偏好,以及治療反應。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指南。

不需要藥物治療的情況:

  • 輕度憂鬱症:如果症狀輕微且不影響日常生活,可能首先考慮心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或壓力管理。
  • 短期情緒問題:情緒問題由特定事件觸發,如失去親人,並且預期會隨著時間自然改善。
  • 個人選擇:有些人可能選擇不使用藥物,而是尋求替代療法或心理治療。

需要藥物治療的情況:

  • 中度到重度憂鬱症:如果症狀中等或嚴重,影響工作、學習或社交功能,通常需要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
  • 持續性憂鬱症:當憂鬱症狀持續且不隨時間改善時,可能需要藥物干預。
  • 自殺風險:如果有自殺念頭或行為,則通常需要立即藥物治療和密切監控。
  • 治療反應:如果已經嘗試了非藥物治療而沒有改善,或者症狀反覆發作,則可能需要藥物治療。

什麼時候該找心理師?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個人通常在什麼時候會需要心理諮商?」—這個問題大概可以排入十大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正好利用本書,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我一向認為,醫治身體的疾病和醫治心理的疾病,價值是無分軒輊的;但在臺灣,不只是「心理師」比「醫師」的地位矮了一大截,一般人對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也遠不如身體的健康。儘管諸多問題造成個人生活和人際關係上的困擾,不少人還是可以「忍人所不能忍」,想靠自己的力量熬過去。

我並不打算否定一個人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的那種堅毅;但,事實上,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多時候,不是你的意志力不夠,也不是你太軟弱,而是,你就在那座山裡頭,「雲深不知處」,看不見自己的盲點。這種時候,一個受過訓練的客觀人士就可以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現在,就讓我們以「自己」為圓心,畫出一個又一個的同心圓。那麼,處在最核心的「我」,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呢?

  • 情緒:你會經常焦躁不安嗎?你是否經常覺得鬱鬱寡歡?你是否非常易怒(憤怒的情緒和事件的大小不成比例)?你會擔心許多事情到寢食難安的地步嗎?
  • 心理習慣:不管什麼事你都會往最壞的方面想?你習慣對很多事情擔心害怕?你是否不信任任何人、對每個人都充滿戒心?
  • 生活目標:你的生涯規劃還是一片模糊嗎?你的生活沒有動力、無聊沈悶?你的生命有沒有奮鬥的目標?你能面對生命中重大事件所造成的衝擊嗎?

從「我」再往外推一、兩個圈,讓我們來看看「人際」方面的問題:

  • 朋友:在學校或職場的社交問題,包括:合作、結盟、背叛、嫉妒等。
  • 愛情:在愛情中的尋覓、交往、分手、多重關係等議題。
  • 婚姻(或其他長期伴侶關係):婚姻調適、姻親(特別是「婆媳」)相處、性生活不和諧、子女教養歧見等。

最後,最外圍的圈子應該是我們所處的「社會」。有些人對整個社會憂心忡忡,有些人跟這個社會格格不入,還有些人處處與這個社會作對。當然,以上這些問題或許還是要回歸到「我」;因為,大家所處的環境是相同的,有些人可以悠游其中,有些人卻極度不適應,這當然跟每個人的適應能力有關。

就像「感冒」這個最常見的身體疾病,有些人感冒從來不看醫生,而是多喝水多休息,靠自身的抵抗力讓自己痊癒;有些人謹小慎微,稍有不適就會到醫院報到。這些照顧身體的做法都沒有什麼對錯,但是,前者很有可能低估了疾病的威力,後者有可能過分緊張、白白消耗了寶貴的時間與精神。

同樣地,心理的狀況也是如此。有些人明明已經非常痛苦,甚至浮現了自殺的念頭,卻還更撐著不肯求助;有些人則是過分地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認為自己有許多嚴重的問題,到處求醫,而且總是對目前的治療者不滿意,常常在不同的醫療院所之間逛來逛去。前文提到的一個名詞最適合形容這種現象,叫做「逛醫生」。後者可能會消耗一些社會資源,但前者很可能會耽誤了最能提供協助的時機,兩者我都覺得很可惜!

常聽到許多人安排二度蜜月來解決婚姻危機,卻捨不得花十分之一的費用來做婚姻諮商,我總覺得很不解。不管度假時感覺有多好,度假結束每個人都要回到生活,生活中的衝突和歧異還是存在,隔些時候還是可能引爆新的危機;相對地,兩人一起面對婚姻的真貌,共同探討解決之道,不是更合乎理性和每個人的心理需求嗎?

總而言之,倘若你自己或你身邊的人在「自我」、「人際」或「社會」方面有一些需要探討的議題,我的建議是:請盡快找到合格的諮商心理師,安排深入的談話。

也許健保尚未給付的心理諮商費用對很多人來說稍嫌偏高,但整體來看,它還是一種很值得的投資。因為—投資在自己和你關愛的人身上,你永遠不會後悔!

本文摘自《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好的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書籍介紹

我是心理師,我得了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諮商心理師,教你如何與憂鬱症和平共處
作者: 林博, 王瑞琪
出版社:好的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29

作者簡介

林博

現職:
聯新國際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永和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苗栗為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育部部定專任講師

王瑞琪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曾於四所大學教授「性教育」、「兩性關係」等課程,曾任中華民國性教育協會理事、杏陵性諮商治療中心臨床心理師。除了從事兩性教育與諮商工作,也經常在各處巡迴演講,受邀電視談話節目。

著作:
《終於學會愛自己:一位婚姻專家的離婚手記》(心靈工坊)、《我有話要說:親子間的有效溝通》(幼獅文化)、《新戀愛世代》(幼獅文化)、《我是怎麼教孩子的》(新迪出版)等。

延伸閱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