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葡萄桑颱風

3個月投資逾4300億!台灣5大廠遭美收「保護費」 科技高層曝原因

eNews新聞網/寧于晨 2024.08.20 13:56

美國政府擔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會增加全球供應鏈風險,近年來積極招攬台灣企業赴美設廠擴產,根據最新統計,今年以來台灣企業在美國的投資擴產金額已突破新台幣5,000億元。然而,由於台灣與美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不確定需要搬遷多少產能才能滿足美方要求,加上台積電大舉投資美國亞歷桑那廠,至今仍未進入量產階段,導致業界十分擔憂赴美投資會是個無底洞。

新聞圖片

▲台積電的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TSMC Arizona)自2021年開始動工,預計會在明(2025)年開始量產。(示意圖/ENews資料庫)

台積電的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TSMC Arizona)自2021年開始動工,預計會在明(2025)年開始量產,而台積電也在8月14日的董事會上宣布,為擴充長期產能,通過核准資本預算296.15億美元(約新台幣9,612億元)預算,亦核准於不超過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34億元)增資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另外,與廣達、和碩、仁寶以及英業達被封為「電子五哥」之一、去年靠著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帶起的AI旋風,股價一路大漲的代工製造大廠緯創資通12日也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公告東進美國擴產投資計畫。

 

根據《鏡週刊》報導,台灣科技業者今年紛紛宣布赴美擴產,投資金額迅速累積,就連早已在北美設有生產基地的鴻海和和碩,也都進一步加碼投資。光是過去三個月內,包括台積電、緯創、廣達、日月光與環球晶在內的五家科技巨頭,宣布的投資總額就已超過4,383億元。一名資深科技業者受訪時直言,台灣電子業正掀起一波東進美國的擴產浪潮,從最上游的晶圓代工、半導體材料、設備、封裝測試,到下游的組裝業,幾乎所有規模夠大的廠商都被美國政府或大客戶邀請設廠。他指出,美方認為科技業過度集中在台灣生產,地緣政治風險過高,因此正積極招攬台灣企業赴美設廠,「所以除了已經公告的5家科技廠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台商宣布赴美」。

新聞圖片

▲台灣企業赴美設廠除了面臨投資金節節攀升的難題外,還需應對文化適應、管理模式調整等多方面的挑戰。(示意圖/Shutterstock)

然而,這些投資並非毫無挑戰,就有一家已被美國招攬的高科技業者無奈透露,「台積電賺那麼多錢,繳些保護費不是負擔不起。但說難聽一點,我們的地位怎能與護國神山相提並論呢?」由於很多科技廠的毛利率不高,也無法申請到補助,所以去美國擴產根本不知道獲利的模式在哪,搖頭直呼:「不少台商並非自願去,現在只能硬著頭皮跟著去賭一把。」長期觀察台灣科技業變化的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也透露,「一位台灣半導體產業董字輩的人告訴我,以前最常跑的是矽谷,現在最常跑的是華府(華盛頓美國聯邦政府)。」儘管他們都希望能回到以前只需心搞研發、製造和銷售的時代,但現在卻被迫不得不面對地緣政治問題,「因為影響超過大家的想像,不得不做調整。」

 

美國政府希望通過吸引台灣企業赴美設廠,降低對單一地區的依賴,從而減少地緣政治風險。然而,對於台灣企業來說,這些投資不僅僅是資金上的投入,還涉及到文化適應、管理模式調整等多方面的挑戰,畢竟就連台積電都難以攻克24小時輪班和兩地工作文化格格不入等管理問題,自動化程度遠不如台積電的廣達、日月光以及緯創等業者更難以克服這一大難題。對此,電子業高層坦言,這是非常困難的挑戰,「4年來,台積電在美國投資650億美元(新台幣2.1兆元)都還沒辦法量產,就宣布要蓋第3座廠,業界多數認為美國廠就是個錢坑,而且,還有越來越大的趨勢。」他接著以廣達投資金額為例,廣達去年赴美投資金額為新台幣25.5億元,結果今年投資金額直接漲至300多億元,擴大到10倍之多讓他不禁感慨:「台商究竟要搬多大比重的生產線到美國,美方才會滿意?」

更多eNews報導
8/30國中小將開學!北市竟「鬧教師荒」 明星學校開22招仍嘸老師
快訊/「新新併」大轉彎!中信金緊急召開董事會 正式宣布將買新光金

熱門關鍵字:

職場情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