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 2022 年 2 月入侵烏克蘭後的幾週內,中國政府對莫斯科採取了謹慎的支持態度。中國政府發言人多次強調俄羅斯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聲稱「入侵」一詞是西方對事件的解釋,並暗示美國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京,此舉激怒了俄羅斯總統普丁。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對俄國的「合理關切」表示同情。為什麼中國思想家低估了俄羅斯侵略的共謀成本裘德·布蘭切特 Jude Blanchette發表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的<中國否認烏克蘭戰爭>( China Is in Denial About the War in Ukraine)質問,為什麼中國思想家低估了俄羅斯侵略的共謀成本。(Why Chinese Thinkers Underestimate the Costs of Complicity in Russia’s Aggression)
戰爭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將是巨大的
然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之外,人們的反應更令人擔憂。儘管中國絕大多數大學和智庫都是國家資助的,但在那裡工作的分析家和學者仍然保留一定程度的獨立性,他們的觀點對政府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烏克蘭戰爭爆發後,這些分析家公開擔心這場衝突可能會損害中國與歐洲和美國的關係,進一步破壞全球經濟,並削弱中國最重要合作夥伴俄羅斯的財富和實力。 中國最重要的國際關係學者之一閻學通在 2022 年 5 月表示,「戰爭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將是巨大的」 ,他警告說,曠日持久的衝突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並引發「緊張局勢加劇」中國與日本等鄰國之間的關係。正如國際關係學者李偉所說,西方「前所未有地聯合」制裁俄羅斯經濟,令中國專家感到驚訝。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等人擔心製裁會威脅到中國經濟所依賴的全球化。
普丁奪取烏克蘭領土的慾望與北京長期以來吞併台灣的慾望
然而,戰爭已經過去兩年多了,公眾的這種赤裸裸的悲觀情緒已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謹慎的樂觀情緒。這些專家現在認為,俄羅斯和中國的經濟基本上避免了西方制裁造成的嚴重損害。俄羅斯正在重建其國防工業基礎,並避免了一度看似可能是普丁策略的結果的極端外交孤立。
這些分析家關於烏克蘭戰爭的一些結論——例如,美國國內支持武裝基輔的共識將會動搖——已經得到證實。但中國公共論述中顯然沒有提及其他現實。事實上,中國因普丁的戰爭以及北京對其的經濟和外交支持而付出了代價。歐洲並未完全背棄中國,但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不斷加深,導致與許多歐洲國家的關係嚴重惡化,且無法輕易扭轉。普丁奪取烏克蘭領土的慾望與北京長期以來吞併台灣的慾望之間的對稱性促使美國及其印太盟友加強防禦。
在知識獨立和政治忠誠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
這些盲點很重要,因為在中國,烏克蘭戰爭既是中國的觀察站,也是中國為與美國加劇地緣政治衝突做準備的實驗室。在分析烏克蘭事件時,中國學者試圖評估美國和歐洲的決心,並了解中國在地緣政治或軍事危機中可能被迫承擔哪些風險。首席軍事戰略家週波等一些專家得出的結論是,北約在代表烏克蘭進行某些重大干預方面猶豫不決,這證明除了美國之外,台灣在未來與中國的衝突中將缺乏捍衛者。儘管這些學者傾向於謹慎地避免過於明確地討論台海潛在戰爭的輪廓,但許多人似乎正在從美國支持烏克蘭的決心及其可能容忍烏克蘭的意願中找出一條直線。
中國專家,特別是來自精英學術機構或政府或軍隊附屬智庫的專家,既是官方政策的解釋者,也是影響者。他們在政府認可的期刊和媒體上發表文章,儘管他們的觀點經常與政府的正統觀點一致,但他們中的許多人也測試官員尚未公開表達的政策想法,或提出新的政治主張作為試驗氣球,以衡量官方的反應。即使在公共言論受到嚴格控制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政權下,其中一些專家仍然可以謹慎地探討敏感話題,在知識獨立和政治忠誠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
中國專家對於普丁的戰爭並不是鐵板一塊
中國專家對於普丁的戰爭並不是鐵板一塊。自2022年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以來,中國分析人士就這場衝突對中國利益的影響以及對西方反擊俄羅斯攻勢的正確解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然而,總體而言,他們的早期反應是出於對這場戰爭將標誌著冷戰後歷史性轉折點的擔憂。中國學者一致認為,俄羅斯的入侵將推動國際秩序的重大調整。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一群學者尖銳地表達了這一觀點,儘管直接隸屬於中國國家安全部,但仍以其高品質的分析而聞名。 2023年2月,這些學者認為這次入侵是“歷史的分水嶺”,揭示了一種“潛在的新秩序”的存在, 這種秩序不同於冷戰結束後主導了三十年的安全架構。
當然,習近平談到了全球秩序「新時代」的到來。他一再宣揚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特點是風險不斷增加,但中國也可能從中受益,因為美國將顛覆美國在地緣政治、科技和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中國學者最初的結論是,俄羅斯的入侵將顛覆國際秩序。
許多學者最初擔心俄羅斯的攻擊可能會破壞中國謹慎進入新時代的能力。這事件刺痛了他們的感覺,即中國比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更有能力決定全球經濟和世界事件的軌跡。此外,對烏克蘭的迅速、出人意料的襲擊凸顯了中國與西方關係突然重大破裂的危險。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毅感嘆,美國主導的對俄羅斯制裁將加速“兩個尖銳對立陣營的形成”,這將對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全球化進程“構成巨大威脅”。 2022年6月,外交政策學者陳東曉擔心,長期戰爭將「大幅增加北京處理中美關係的難度」。
中國分析家尤其對西方協調一致地制裁俄羅斯經濟感到震驚。李寫道,這項努力「生動地展示了美國可以動用的經濟實力工具」。並非所有中國專家都同意制裁可能產生的效果。黃精等人認為,西方的“沒有火藥的世界大戰”將會失敗,因為對能源和金融部門的製裁是出了名的“漏洞”,而且他認為,美國和歐洲之間會出現分歧。
中美戰略博弈加劇和台海衝突的背景下
但其他人得出的結論是,美國仍然對國際金融體系擁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中國人民銀行分析師張蓓預測,美國對關鍵支付和結算機制的影響力,包括處理銀行間訊息傳遞的 SWIFT 系統,將使其能夠威脅俄羅斯的「國家金融安全」。經濟學家王達更進一步,將俄羅斯從SWIFT中除名比喻為核子攻擊。美國在金融上摧毀競爭對手的能力將對中國產生嚴重影響:2022 年10 月,中國央行的一位研究員警告稱,中國必須準備好抵禦美國在全球範圍內「複製這種針對中國的金融制裁模式”的行為。 “中美戰略博弈加劇和台海衝突的背景下。
隨著制裁開始生效、俄羅斯軍隊陷入困境,中國學者也擔心俄羅斯作為重要戰略夥伴的地位可能面臨危險。中國最著名的俄羅斯問題專家之一馮玉軍預測,「俄羅斯在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體系中的影響力」將「大幅下降」;另一位專家袁迅預測,制裁將「使俄羅斯企業籌集資金變得困難,增加[俄羅斯]股市崩盤的風險,[導致]大量中小企業可能面臨破產風險,減少就業機會,增加失業率,並減少[俄羅斯]公民的收入。
普丁避免了真正具有破壞性的外交孤立
然而如今,中國專家的言論主要是一種更樂觀的前景。他們指出,西方對戰爭的反應並沒有產生許多人預測的最災難性的結果。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的學者在2024 年2 月的一份報告中總結道,“歷史上最猛烈的制裁浪潮”“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帶來了反彈和反制裁”,正如俄羅斯發現的那樣其貨幣以及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的生命線。許多中國分析家也認為,普丁避免了真正具有破壞性的外交孤立,理由是他最近對北韓和越南進行了國事訪問,並在7月在莫斯科接待了印度總理莫迪。正如普丁河內之行後中國版《環球時報》的頭條大肆宣揚的那樣:“西方對俄羅斯的孤立已經被打破。”
根據這種觀點,中國避免為支持普丁的戰爭努力付出任何重大的經濟或外交代價。事實上,這場戰爭創造了可能有利於中國的趨勢。俄羅斯經濟抵禦西方制裁的能力令許多中國學者印象深刻。俄羅斯經濟專家徐波嶺2024年2月訪問莫斯科後表示,烏克蘭戰爭「為昏昏欲睡的俄羅斯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使其變得更加強大、更有活力」。他甚至推測普丁「並不急於結束衝突」。其他分析人士對這場戰爭如何重振了俄羅斯陷入困境的軍工複合體感到驚訝,《環球時報》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該聯合體一直「處於投資和生產不足的狀態」。分析指出,自2022年2月以來,它“加快接受國家投資並增加產能”,導致“俄羅斯軍工企業全面復甦”,新型戰術導彈、裝甲車的生產“取得重大進展”。
隨著戰爭的拖延,西方的團結正在破裂
隨著戰爭的拖延,中國分析家也認為,西方的團結正在破裂。著名歐亞研究專家丁小星在二月寫道,隨著民主黨和共和黨「相互激烈對抗,隨著[美國總統]選舉的臨近,局勢對烏克蘭越來越不利」。鷹派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預測,歐洲國家和美國大眾對支持烏克蘭的「強烈抵制」最終將毀掉基輔的自衛能力。
中國專家的許多分析是公正的,甚至是精明的。但中國面向公眾的討論卻缺乏對北京因支持普丁戰爭而承擔的成本的真正認識。專家們的早期評估仍停留在對中國可能造成的巨大損害。現在,他們往往忽視或低估北京所付出的嚴重代價。中國與大多數歐洲國家的關係已經惡化,而且可能是不可逆轉的。在 7 月峰會後的聲明中,北約對北京的行為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厲譴責,稱中國是俄羅斯戰爭努力的「決定性推動者」——這種措辭在 2022 年 2 月之前是不可想像的。
中國在烏克蘭持續戰爭中發揮了「相當消極」的作用
對中國的不滿不僅限於歐洲政策制定者。最近非常看好中歐關係的歐洲人——尤其是那些在中國有商業利益的人——現在的看法要悲觀得多。歐洲工業圓桌會議五月對歐洲執行長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 7% 的人認為歐洲與中國的關係將在未來三年內改善。超過 50% 的人預計未來會惡化。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7月對近2萬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5個歐洲國家的65%受訪者同意中國在烏克蘭持續戰爭中發揮了「相當消極」或「非常消極」的作用。
儘管西方制裁並未擊垮俄羅斯經濟,但烏克蘭戰爭卻加劇了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分裂。幾十年來,北京一直致力於實現經濟自給自足。中國政府規劃者在 2018 年左右加強了這些努力,試圖讓中國為全球化的分裂和供應鏈的斷裂做好準備。但中國還沒有準備好應對烏克蘭戰爭,加上許多國家對中國的技術依賴日益加劇的國家安全擔憂,加速了這種分裂,促使美國和歐洲政府、公司和投資者將資本從中國重新配置出去。以及其他受地緣政治影響的市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擔憂,因為人們擔心北京也可能因與莫斯科結盟以及對台灣動武而面臨制裁或經濟影響。
烏克蘭戰爭,特別是北京決定加強與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也加劇了本已緊張的美中關係的裂痕。拜登政府多次警告北京,中國向莫斯科提供的經濟、技術和外交生命線與其所宣稱的與美國建立穩定雙邊關係的願望背道而馳。但北京繼續加大對俄羅斯的賭注,包括最近與俄羅斯轟炸機在阿拉斯加海岸附近的空域進行聯合巡邏。今年五月,華盛頓制裁了十幾家直接支持莫斯科戰爭努力的中國公司。無論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如何,都可能會實施更多製裁。
台灣海峽乃至整個世界可能正朝著更危險的方向發展
今年2月,中國人民大學專家小組對全球局勢進行了盤點,得出的結論是「外部環境不再持續進步和改善」。相反,他們接著說,“我們面臨的情況是巨大的變化和偉大的鬥爭,是對抗性的、長期的和殘酷的。”儘管普丁在莫斯科仍然牢牢掌握權力,而且他吞併烏克蘭領土的努力尚未產生許多中國分析人士最初預測的徹底的戰略悲劇,但北京的外部環境遠非良性。與美國的關係仍然緊張。在中國的近鄰,澳洲、日本和菲律賓等美國盟友正在加強防禦能力。衝突正在破壞中東的穩定。中國在國際秩序中的地位依然穩固,但日益不穩定。
所有這些對於中國自己對台灣的設計來說都具有非凡的意義。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提供了關於現代戰爭的複雜性、國際社會對所謂的地區爭端作出反應的可能性以及曠日持久的軍事衝突的代價的普遍教訓。習近平從這場危機中學到了什麼仍然難以捉摸。但中國分析家的觀點為了解中國政府可能從普丁的戰爭中學到的教訓提供了一個窗口。他們的解釋多種多樣且各不相同。然而,在目睹了烏克蘭兩年的戰爭之後,許多人得出的結論是,西方不願意發生衝突,如果經濟成本高昂,就會厭倦支持面臨入侵力量的民主國家。這個結論常常被誇大,而且可能低估了美國的決心。但他們繪製這張圖的事實表明,台灣海峽乃至整個世界可能正朝著更危險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