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大路關研討會,今天(18日)在屏東縣高樹鄉廣福社區舉行,照往例,由地方人士講述當地的特殊習俗的文化背景,一方面是希望讓更多年輕人知道家鄉的故事,一方面也將這些歷史資料,用文字記錄保存下來。 「這個石獅公做好了連3年,大路關就沒這個,沒這個西斜風了。」 大路關文史工作者温玉光,發表大路關石獅公的由來,並說明大路關三尊石獅子,只有第一尊的胸前戴有玉珮,他希望透過研討會發表與文字記錄,讓更多年輕人能夠了解家鄉的故事。 屏東縣高樹鄉大路關文史工作者 温玉光:「讓這些後進能夠知道說,這個石獅公的故事怎麼來,我們現在沒人講,這個年輕一輩不認識這個石獅公了。」 「就大路關草皮是講墳墓,亂葬崗。」 大路關客語與一般客語有什麼不同,大路關文史工作者温世和,舉出很多對照的例子說明,他有感於現有的客語辭典,並沒有將大路關客語編入,所以對於大路關客語瀕臨斷層相當憂慮。 屏東縣高樹鄉大路關文史工作者 温世和:「大家都知道現在鄉下人口越來越少,所以大路關腔消失是早晚的事情。」 由走讀大路關課程演變而來的大路關研討會,至今已舉辦第11屆,主要是透過地方人士講述當地的故事,讓大路關地區於中元節舉辦的四孤搶粄活動,更有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