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美濃在清朝時期,曾經是臺灣藍染重鎮,投入藍染工藝24年的洪靜文,長期研究各種技法,也將作品發展成,更有消費市場的文創商品,近50件的作品,目前正在美濃圖書館展出。 站在花蓮的海岸,看著海浪的千變萬化,藍染老師洪靜文,把旅行時對海的感受,用「水管染」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帶大家近距離欣賞大海的生命力。 藍染老師 洪靜文:「把它就是用水管的這一個技法,綁起來之後,然後腦袋瓜有呈現了,那個海、波浪的那個感覺,海浪跳起來那種感覺,然後就是去沿著那一個布紋的方式,然後去綁它。」 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主任 王鵬志:「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衣服可以染、布巾可以染,甚至於我們把它延伸到文創的層面。」 美濃廣興地區,在清朝時期曾擁有3座藍染工坊,不過隨著穿衣文化改變,和化學染料製衣廠的興起,傳統的藍衫文化也慢慢走向式微,洪靜文表示,以木藍為原料的作品,讓人有機會回歸自然。 參觀民眾 黃淑文:「我覺得非常非常的好,而且穿起來的感覺,跟一般我們現在,在工廠裡面製作出來的,真的是別有兩樣。」 藍染老師 洪靜文:「因為在清代的時候,美濃就有這個木藍的藍染文化產生,那到現今也已消失了100多年,然後最主要呢,是現在我們都有一直在復育,然後希望把藍染的文化,能夠融入在生活當中。」 用傳統工藝結合創意,現代人接受度也會跟著提高,洪靜文表示,這場展覽讓大家有機會欣賞,染料與布料融合的表現,未來也會更努力推廣,讓藍染作品出現在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