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松維∕台南報導
由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協辦的《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將於2024年10月26日至2025年8月31日在奇美博物館特展廳展出,這是奇美博物館首次將尼德蘭畫作珍藏重新詮釋展出,結合科學檢測、藝術史研究,跨時空揭密畫作,帶觀眾看見藝術需求爆炸成長的輝煌年代,走進百家爭鳴的尼德蘭繪畫市場;此展是今年度美術界的盛事,引起藝文人士翹首期盼,熱烈地討論油畫藝術的演進。
2020年6月,世界上最古老的拍賣行之一,也是歐陸最大的藝術品拍賣行多蘿西姆,以137萬歐元(約台幣4577.2萬元)的創紀錄價格,拍賣了佛萊芒藝術家彼得·庫克·範·阿爾斯特(Pieter Coecke van Aelst)於1523年創作的《東方賢士的崇拜》之中心面板。這幅畫如經常發生的現象,三聯畫被拆開,各個部分單獨出售。2018年,藝術家另一幅傑作《東方賢士來朝》以537,000歐元(約台幣1794.1萬元)的價格成交。
[caption id="attachment_75393" align="alignnone" width="1426"] 約翰尼斯·威里克斯為彼得•庫克•範•阿爾斯特製作的蝕刻像。(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彼得·庫克·範·阿爾斯特(1502年—1550年)精通繪畫、彫刻、建築、版刻和彩色玻璃、地毯的製作。其作品主要為基督教題材。阿爾斯特是16世紀歐洲較著名的藝術家之一,活躍於安特衛普和布魯塞爾兩地,也是查理五世的御用畫師。他將許多古羅馬和當代義大利藝術家的著作翻譯成荷蘭語、法語和德語出版,推動了北方文藝復興的發展。
藝評家羅二松說,《東方賢士的崇拜》是阿爾斯特21歲時的作品,他從布魯塞爾大師伯納德·凡·奧利那裡學到了這一技藝。阿爾斯特在遊歷義大利之後,定居在安特衛普,並在那裡成為16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是佛蘭德斯藝術風格變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個在作品中展現義大利禮儀的人物之一,在他之前佛蘭德斯原始畫家並沒有人這樣做。
[caption id="attachment_75394" align="alignnone" width="1600"] 彼得•庫克•範•阿爾斯特作品《聖安東尼的誘惑》,1543年至1550年間完成。(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羅二松表示,佛蘭德斯畫派是一個藝術的鼎盛時期,其特點是油畫技巧的深遠完善和以盡可能詳細的方式描繪可見世界之熱情,這種現實主義也應用於宗教圖騰或圖像學。佛蘭德斯原始畫家強調前所未有的宗教表現力,給藝壇帶來了繪畫的新傳統,這些命令不僅來自各個法院和教會機構,也來自城市和公民,畫家首次在社會中獲得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caption id="attachment_75395" align="alignnone" width="1149"] 彼得•庫克•範•阿爾斯特約1525年創作的《神聖家族》。(圖翻拍自網路)[/caption]佛蘭德斯畫家的生活史因時空背景很難重建,15世紀和16世紀流傳保存的檔案資料僅有極少數,在15世紀,特別是16世紀,有一些人文主義作家將描寫藝術家史蹟和藝術表現作為畢生的職志。然而,阿爾斯特作品的義大利風格,上個世紀初的藝術史學家並不欣賞他,認為他並不符合佛蘭德斯傳統,給它取了一個名字:羅馬主義者。其實,阿爾斯特在許多領域都表現出色,如同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一樣,藝術家的解放,創造了知識自由和藝術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