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宇翔》國民黨的中心思想,只剩下「反民進黨主義」嗎?(奔騰思潮)
照片取自國民黨官方網站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今年的總統大選前,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在被問到「如何改善國民黨的青年政策?」時直言,國民黨要有中心思想,青年只會想支持有立場、有中心思想的政黨,且這個立場能讓廣大青年與中間支持者感同身受才行。一反以往國民黨時常提出的年輕化方向,就是「給黨內年輕人更多向上爬的機會」的說法;趙少康的著眼點,直擊國民黨長年以來的病根,就是自從國民黨不再執政、黨產被凍結之後,黨的中心立場只剩下空洞的「反民進黨主義」而已,而缺乏其他更實質、更能代表國民黨的中心思想。
國民黨真的不年輕嗎?以國民黨青年團來說,一直都有在舉辦各式各樣的青年活動與營隊,如模擬立法院、中山政經塾、藍青挺政策幕僚營等。國民黨科技立委葛如鈞也召集了國民黨青年部、青年團、青工會等藍營青年組織,共組虛擬平臺「KMT Studio」,持續推動與舉辦各種青年議題的相關活動。去年國民黨提出的不分區名單,平均年齡更是低於40歲。說國民黨沒有努力在年輕化肯定是假的,但為什麼還是沒辦法贏過其他政黨對青年族群的吸引力?
長期以來,國民黨始終擺脫不掉「太老」、「充滿政二代」、「國民黨不愛臺灣」之類的標籤,尤其最後一個說國民黨不愛臺灣這點,更是國民黨現在中心思想空洞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國民黨向來堅守《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不得變更之。」,稱對岸中國大陸為我國中華民國領土的大陸地區,並藉由「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與對岸保持交流關係,但卻因為現在國內反「中」情緒高漲所困,為了選舉考量而逐步減少與大陸交流的頻率。反觀民進黨執政八餘年來,兩岸關係不斷地惡化,同時不斷強調本土派論述和臺灣國族認同,兩者相搭配形成「抗中保臺」的論述,並拒絕與對岸建立正式官方的溝通管道。
相較之下,仍願意與對岸交流,並持續對大陸釋出善意的國民黨,就顯得「沒有民進黨那麼愛臺灣」,在本土化和深化與臺灣的在地情感連結上不敵民進黨,但又顧及選舉因素而不得不放緩「和陸」政策,逐漸轉為內造式政黨,以民意修改黨的政策方針,失守了原先的立場,也讓原本較為支持大中華主義的深藍支持者離開。國民黨變得立場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只是一味防守,反駁說國民黨不親「中」、不會賣臺、不是老人政黨、不是政二代政黨,卻無法堅定地說出「國民黨是什麼」,黨的Slogan也只能空泛的說「為你拚好日子」。
國民黨唯一肯定的論述就是「反對民進黨執政」。過去數年來的選舉策略,國民黨都是以「2024重返執政」為主,政策圖文也多半是罵民進黨黑金氾濫、黑道入黨、酬庸貪汙、反核缺電、抹黑作秀等攻防的模式在製作。選民只能看出「為什麼不應該投民進黨」、「為什麼民進黨該下臺」,但卻看不出「為什麼要投國民黨?」、「國民黨為什麼比民進黨好?」長期以往,反而助長了第三方勢力──台灣民眾黨。從選民的角度來看,民進黨確實很爛,但也沒必要支持國民黨,而是可以去支持言論更加煽動的民眾黨,導致國民黨過去數年來的政策投資反而為競爭對手作嫁,讓民眾黨搭了順風車,分掉了廣大的非綠選民。
重要的是,選民不知道該相信國民黨的「什麼」。也許國民黨擅長與對岸保持良好關係,但國民黨卻又說自己不親「中」,減少很多與對岸的交流活動,如前總統馬英九訪陸時,國民黨中央都低調回應,甚至默不作聲。其他議題如18歲公民權、核電廠延役、強化臺灣國防、國會改革法等,也與其他政黨高度重疊,讓選民無法找到支持國民黨的理由。
筆者認為,國民黨還是有個更勝民進黨的大優勢,那就是國民黨可以兼顧「本土政黨」的角色,和「兩岸交流」的橋梁。國民黨現在應該要更加推動在地化,持續加深與臺灣本土文化的情感連結,同時維持與大陸的穩定交流。如果國民黨真的能做到「兩岸兼顧」,強化本土意識的同時擅長與大陸交流,彌補民進黨政府失守八年的兩岸和平,或許能提高臺灣民眾的支持度,洗掉「不夠愛臺灣」的標籤。同時,國民黨強調中華民國在臺灣,作為本土政黨,照顧臺灣人的立場,更能消弭大眾對國民黨與大陸交流可能會被滲透、親中親共的疑慮。
要建構這樣的立場,需要大量資源,透過實際作為跟政策來達成。但在國民黨大多數的黨產被凍結與沒收之後,資源只能花在打贏選戰上,所以才逐漸誕生出「反民進黨主義」的選戰政策主旋律。當然,許多人喜歡國民黨現在的戰鬥藍作風,像徐巧芯或羅智強等態度強硬的作風,也有許多藍營支持者認為,要想打贏瘋子只能自己變成瘋子。筆者也不反對這種做法,畢竟一定要打贏選選戰,重返執政,國民黨才能獲得更多資源。但自從民眾黨的出現後,這種單調的「反民進黨主義」已經無法贏得選民的青睞,尤其是廣大的年輕族群。現在國內年輕族群的風氣更傾向「我是臺灣人」的本土國家認同,國民黨必須加速本土化,想辦法花更多資源雕琢國民黨的本土論述,讓國民黨變成能與對岸和平共處的本土政黨。贏下年輕人的「心」,方能贏下選戰。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研究生、自由作家、大九學堂二期學員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
照片取自國民黨官方網站
【聚傳媒奔騰思潮專欄】今年的總統大選前,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在被問到「如何改善國民黨的青年政策?」時直言,國民黨要有中心思想,青年只會想支持有立場、有中心思想的政黨,且這個立場能讓廣大青年與中間支持者感同身受才行。一反以往國民黨時常提出的年輕化方向,就是「給黨內年輕人更多向上爬的機會」的說法;趙少康的著眼點,直擊國民黨長年以來的病根,就是自從國民黨不再執政、黨產被凍結之後,黨的中心立場只剩下空洞的「反民進黨主義」而已,而缺乏其他更實質、更能代表國民黨的中心思想。
國民黨真的不年輕嗎?以國民黨青年團來說,一直都有在舉辦各式各樣的青年活動與營隊,如模擬立法院、中山政經塾、藍青挺政策幕僚營等。國民黨科技立委葛如鈞也召集了國民黨青年部、青年團、青工會等藍營青年組織,共組虛擬平臺「KMT Studio」,持續推動與舉辦各種青年議題的相關活動。去年國民黨提出的不分區名單,平均年齡更是低於40歲。說國民黨沒有努力在年輕化肯定是假的,但為什麼還是沒辦法贏過其他政黨對青年族群的吸引力?
長期以來,國民黨始終擺脫不掉「太老」、「充滿政二代」、「國民黨不愛臺灣」之類的標籤,尤其最後一個說國民黨不愛臺灣這點,更是國民黨現在中心思想空洞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國民黨向來堅守《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不得變更之。」,稱對岸中國大陸為我國中華民國領土的大陸地區,並藉由「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與對岸保持交流關係,但卻因為現在國內反「中」情緒高漲所困,為了選舉考量而逐步減少與大陸交流的頻率。反觀民進黨執政八餘年來,兩岸關係不斷地惡化,同時不斷強調本土派論述和臺灣國族認同,兩者相搭配形成「抗中保臺」的論述,並拒絕與對岸建立正式官方的溝通管道。
相較之下,仍願意與對岸交流,並持續對大陸釋出善意的國民黨,就顯得「沒有民進黨那麼愛臺灣」,在本土化和深化與臺灣的在地情感連結上不敵民進黨,但又顧及選舉因素而不得不放緩「和陸」政策,逐漸轉為內造式政黨,以民意修改黨的政策方針,失守了原先的立場,也讓原本較為支持大中華主義的深藍支持者離開。國民黨變得立場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只是一味防守,反駁說國民黨不親「中」、不會賣臺、不是老人政黨、不是政二代政黨,卻無法堅定地說出「國民黨是什麼」,黨的Slogan也只能空泛的說「為你拚好日子」。
國民黨唯一肯定的論述就是「反對民進黨執政」。過去數年來的選舉策略,國民黨都是以「2024重返執政」為主,政策圖文也多半是罵民進黨黑金氾濫、黑道入黨、酬庸貪汙、反核缺電、抹黑作秀等攻防的模式在製作。選民只能看出「為什麼不應該投民進黨」、「為什麼民進黨該下臺」,但卻看不出「為什麼要投國民黨?」、「國民黨為什麼比民進黨好?」長期以往,反而助長了第三方勢力──台灣民眾黨。從選民的角度來看,民進黨確實很爛,但也沒必要支持國民黨,而是可以去支持言論更加煽動的民眾黨,導致國民黨過去數年來的政策投資反而為競爭對手作嫁,讓民眾黨搭了順風車,分掉了廣大的非綠選民。
重要的是,選民不知道該相信國民黨的「什麼」。也許國民黨擅長與對岸保持良好關係,但國民黨卻又說自己不親「中」,減少很多與對岸的交流活動,如前總統馬英九訪陸時,國民黨中央都低調回應,甚至默不作聲。其他議題如18歲公民權、核電廠延役、強化臺灣國防、國會改革法等,也與其他政黨高度重疊,讓選民無法找到支持國民黨的理由。
筆者認為,國民黨還是有個更勝民進黨的大優勢,那就是國民黨可以兼顧「本土政黨」的角色,和「兩岸交流」的橋梁。國民黨現在應該要更加推動在地化,持續加深與臺灣本土文化的情感連結,同時維持與大陸的穩定交流。如果國民黨真的能做到「兩岸兼顧」,強化本土意識的同時擅長與大陸交流,彌補民進黨政府失守八年的兩岸和平,或許能提高臺灣民眾的支持度,洗掉「不夠愛臺灣」的標籤。同時,國民黨強調中華民國在臺灣,作為本土政黨,照顧臺灣人的立場,更能消弭大眾對國民黨與大陸交流可能會被滲透、親中親共的疑慮。
要建構這樣的立場,需要大量資源,透過實際作為跟政策來達成。但在國民黨大多數的黨產被凍結與沒收之後,資源只能花在打贏選戰上,所以才逐漸誕生出「反民進黨主義」的選戰政策主旋律。當然,許多人喜歡國民黨現在的戰鬥藍作風,像徐巧芯或羅智強等態度強硬的作風,也有許多藍營支持者認為,要想打贏瘋子只能自己變成瘋子。筆者也不反對這種做法,畢竟一定要打贏選選戰,重返執政,國民黨才能獲得更多資源。但自從民眾黨的出現後,這種單調的「反民進黨主義」已經無法贏得選民的青睞,尤其是廣大的年輕族群。現在國內年輕族群的風氣更傾向「我是臺灣人」的本土國家認同,國民黨必須加速本土化,想辦法花更多資源雕琢國民黨的本土論述,讓國民黨變成能與對岸和平共處的本土政黨。贏下年輕人的「心」,方能贏下選戰。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研究生、自由作家、大九學堂二期學員
●專欄文章,不代表J-Media 聚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