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癌症的發生是由於細胞基因變異,導致細胞不斷增生。然而,許多致癌基因及其驅動的癌症蛋白質雖然已被研究多年,但因其蛋白質特性難以製成藥物,例如MYC基因。根據國衛院的最新研究,約有28%的常見癌症如肺癌、肝癌、乳癌、淋巴癌、攝護腺癌和子宮內膜癌,都帶有MYC基因擴增或變異,這導致癌細胞快速增生,術後復發率高,病患的整體存活率因此下降。
國衛院成功研發新型標靶藥物
國衛院最近成功研發出一種新的標靶藥物DBPR728,這是一種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能夠促進MYC驅動蛋白質的降解,抑制癌細胞的失控增生。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期刊,並被選為封面文章。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團隊包括紀雅惠研究員、葉燈光副研究員、陳炯東研究員及張竣評博士等人,利用極光激酶A穩定MYC蛋白質的特性,設計出破壞兩者結合力的小分子化合物,造成MYC蛋白質被帶入細胞的蛋白酶體進行降解。
癌細胞常見MYC基因變異
MYC基因變異在癌細胞中常見,其功能是作為轉錄因子,協助轉錄生成許多細胞進行糖酵解作用所需的酵素。這讓癌細胞能夠快速生長並獲得大量能量,進而提高術後復發率,降低病患的整體存活率。雖然MYC蛋白質對癌症的發生及維持相當重要,但其蛋白質結構難以解出,導致抑制其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設計困難。
具特殊前體藥物設計 效果顯著
國衛院團隊的研究顯示,DBPR728具有特殊的前體藥物設計,經口服進入腸胃道後,在腫瘤中的濃度比其他類似藥物高出許多,並可逐漸在腫瘤釋放出活性藥物,維持有效濃度及生體利用率,促使腫瘤消退。在多種具MYC基因擴增或高表達的異種移植腫瘤小鼠動物模式中,如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肝癌等,皆證實DBPR728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部分異種移植腫瘤在停藥後3個月內甚至未發現復發跡象。
此項技術已獲得中華民國專利,全球專利佈局也在進行中。未來,國衛院期望能與生技公司合作,完成技術移轉及臨床前毒理試驗,進一步進入臨床試驗,為癌症精準醫療標靶藥物提供另一項強而有力的治療選擇。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5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