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花改場協助奇美部落開發南瓜球及獵人便當 提升產品及遊程價值

台灣好報/ 2024.08.06 11:58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楊大吉場長致詞。

【記者 劉瑞娜/花蓮  報導】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促進原民特色農產業發展,7月29日在奇美教室辦理原力學堂「農產品加工及風味餐盒設計班」,協助奇美部落族人運用在地農作物研發加工產品及開發獵人便當,提升產品及遊程價值。本次除了有奇美部落,還吸引來自屋拉力、山里十六家及台東海端鄉等族人共襄盛舉,現場座無虛席。

▲花蓮農改場陳柏翰助理研究員介紹食品加工概述。

花蓮農改場楊大吉場長表示,奇美部落是一個古老的部落,又被認為是阿美族文化發源地,至今仍保留許多傳統文化習俗。族人運用豐富自然景觀、傳統文化及泛舟資源,發展文化泛舟及深度旅遊體驗活動。此外,為了解決部落農業發展瓶頸,農業部所屬11個試驗改良場所共同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導入農業科技能量,在保種、生產、加工及休閒體驗、人才培育等面向輔導,近三年成果相當豐碩,為原鄉找到新出路,奇美部落正是其中的輔導部落。

▲部落青年學習製作南瓜球。

族人欲善用遊客消費潛力,開發其它作物加工產品,拓展銷售管道。另近年來運用山林資源及原民傳統生活,轉型發展獵人營,希望運用部落食材,開發原味的餐盒,提供遊客體驗獵人生活之餘,也能品嚐精緻而美味的風味餐,同時也期望加強對食品衛生及標章相關知識。

▲學員學習成果,令人垂涎三尺的南瓜球。

本次依部落需求量身訂作課程,安排二級加工技術及三級休閒餐飲理論實務兼顧相關課程,包含食品加工及南瓜球加工實作、餐飲衛生安全及食品標示、獵人便當餐盒及菜色設計及實作等。花蓮農改場陳柏翰助理研究員分享食品加工及安全觀念,強化族人對食品管理及預防中毒知識。花蓮衛生局陳麗卿專任助理將課堂融入有獎徵答方式,吸引族人踴躍參與,提升餐飲衛生及食品標示觀念。

▲花蓮衛生局陳麗卿專任助理介紹餐飲衛生安全及食品標示。

動手操作的實作課程,特別受到學員喜愛。南瓜球製作簡單易學,不僅材料容易取得,器具也是家庭常用,讓學員迅速能學以致用。花蓮農改場陳柏翰助理研究員表示,南瓜球要達到漂亮外形,須注意輕壓次數及火侯控制。獵人便當餐盒及菜色設計由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劉燕玲經理教學,運用部落常用食材為主,在各組學員相互合作下,烹調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餐點,成品令人垂涎三尺。

▲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劉燕玲經理教族人如何烹調獵人便當食材。

奇美部落工班幹部丁文娟小姐表示,本次課程內容豐富且實用,南瓜球製作、獵人便當餐盒設計等課程,所用之食材大都來自部落所種植的農作物及野菜為主,不僅可以增加銷售契機,更能讓遊客體驗融合在地特色的趣味遊程,未來期待能夠為部落旅遊増添更多亮點。(照片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