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天下不平/伊朗開戰效應 航運繞道避險掀起物流大戰(蔡鎤銘)

獨家報導/獨家報導 2024.08.06 15:10
圖/獨家報導編輯部製圖

獨家報導 蔡鎤銘/評論

自2023年10月以巴衝突以來,蘇伊士運河和紅海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增加,紅海沿岸地區的政治局勢變動及海盜活動加劇,近日伊朗揚言報復以色列,伊朗一旦介入戰爭將加劇中東局勢變化,這使得許多航運公司不得不重新評估他們的航線選擇,航運公司紛紛選擇避開蘇伊士運河,轉而繞行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

這種變動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首先是港口壅堵問題,由於繞行好望角的航線需要更長的時間,導致到達目的地的船隻數量增加,港口無法迅速消化如此大的運輸量,造成了嚴重的壅堵現象。此外,運費也因此上漲。據統計,2024年5月,亞歐航線的運費已經上漲至5,568美元每40英尺標準貨櫃(FEU)。這一價格上漲迫使許多企業尋找替代運輸方式,其中,中歐班列因其穩定性和高效性,成為了眾多企業的選擇之一。

全球供應鏈概況

全球供應鏈的運行依賴於多條關鍵的海運和陸運路線,這些路線承載著大量東亞至歐洲和北美的貨物流動。傳統上,歐洲物流極度依賴蘇伊士運河,這條運河不僅連接了紅海與地中海,還縮短了東亞至歐洲的海運距離。然而,隨著蘇伊士運河風險增加,許多企業開始轉向其他運輸方式,包括西伯利亞鐵路和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以其穩定性和快捷性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替代選擇。這些班列通過陸路將中國與歐洲連接起來,提供了一條避開海上風險的可靠路線。同時,西伯利亞鐵路作為另一條重要的陸路運輸通道,也在這一變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北美地區,物流網路同樣面臨挑戰。北美的物流主要依賴於西岸和東岸的海運航線,其中,東岸航線受巴拿馬運河枯水期的問題影響,進一步增加了物流的不確定性。巴拿馬運河的水位問題限制了大船通過,使得原本已經繁忙的東岸港口面臨更大的壓力。這使得企業不得不考慮其他運輸方式,包括增加西岸航線的使用或尋找更多的陸路運輸選項。

總體來說,全球供應鏈的穩定運行依賴於多種因素的平衡,包括地緣政治穩定、運輸通道的暢通以及運輸方式的多樣性。隨著蘇伊士運河風險的增加和全球物流環境的變化,企業需要更加靈活地調整他們的物流策略,以應對這些挑戰並確保供應鏈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中歐班列:新絲路上的現代驛站

中歐班列在近年的物流版圖中異軍突起,成為連接東亞與歐洲的重要陸上運輸方式。這些鐵路班列在中國與歐洲之間設有多條路線,包括東通道、中通道、西1通道、西2通道和西3通道,各自具備不同的地理優勢與挑戰。

東通道:穿越哈薩克斯坦(Kazakhstan)、俄羅斯,直達白俄羅斯,通往波蘭及其他歐洲國家。這條路線因其較短的距離和穩定的運輸時間,被廣泛應用於東亞與東歐及中歐的貨物運輸。

中通道:則通過中亞的幾個國家,包括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Azerbaijan)和喬治亞(Georgia),經由里海航運連接歐洲。這條路線雖然稍微迂迴,但有效避開了一些地緣政治風險,逐漸受到更多企業的青睞。

西1通道:是最主要的運輸路線,通過俄羅斯直達歐洲。然而,由於近期的國際局勢,許多日系和歐系企業選擇避開這條路線,以減少潛在的政治風險。

西2通道:則利用里海航線,通過海陸聯運的方式,連接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再由土耳其通往歐洲。這條路線的多樣化運輸方式提升了其靈活性和穩定性。

西3通道:目前正在建設中,旨在進一步拓寬中歐班列的運輸網路,提供更多的選擇和靈活性,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物流需求。

此外,「南北國際運輸路(INSTC)」的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中。這條運輸路線連接印度洋、波斯灣和歐洲,為南亞及中東地區的貨物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運輸通道,進一步豐富了全球物流網路。

東亞至歐洲物流的替代路線

隨著蘇伊士運河風險的增加和亞歐運費的上漲,各國及企業開始積極尋找東亞至歐洲物流的替代路線,以確保供應鏈的穩定和連續性。

「中歐班列」作為一個重要的替代選擇,不同的路線提供了多樣化的運輸方案。這些班列有效減少了海運的風險,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運費上漲的壓力。

中東地區也在積極推動新的運輸路線。土耳其和伊朗提倡的路線利用其地理優勢,提供了新的運輸選擇。例如,通過土耳其的鐵路和海運連接,可以有效避開蘇伊士運河和好望角的風險。此外,伊朗的鐵路網路也在不斷擴展,與中亞和歐洲的連接更加緊密。

貨運公司則提供了「海空聯運」和「海鐵聯運」等多種服務,進一步增加了運輸的靈活性和可靠性。海空聯運結合了海運的大容量和空運的高速特點,適合運輸時效要求較高的貨物。而海鐵聯運則利用鐵路的穩定性和低成本優勢,適合大宗貨物的長距離運輸。

各種替代路線的可行性和持續性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地緣政治環境、運輸成本、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各國的政策支持。雖然挑戰重重,但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物流環境中,靈活應對和多樣化運輸方案將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郵船通運的具體案例

在全球物流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日本的郵船通運(Nippon Yusen Kabushiki Kaisha,NYK)採取了多種策略來應對挑戰,並加強了東南亞與歐洲的連接。郵船通運透過「中越班列」和「中老班列」,打通了從中國至東南亞再到歐洲的貨運通道,提升了物流效率。

「中越班列」作為連接中國和越南的重要鐵路運輸路線,經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進入越南,再通過越南的鐵路網路,將貨物運送至東南亞其他國家。這條路線不僅縮短了運輸時間,還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對於需要快速到達市場的貨物,如電子產品和消費品,這條班列提供了一個高效且經濟的選擇。

同時,「中老班列」通過中國的雲南省進入寮國,再經由泰國進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條路線的開通,進一步鞏固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物流網路,促進了區域內貿易的繁榮。郵船通運利用這些班列,有效整合了區域內的物流資源,實現了從東亞至東南亞再到歐洲的無縫連接。

北美西岸路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相比之下,「北美西岸路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一直是物流業關注的重點。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北美西岸港口,如洛杉磯和長灘港,成為亞洲與北美之間最繁忙的貨運樞紐。然而,這些港口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港口壅堵、勞工糾紛和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

儘管如此,北美西岸路線依然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性。郵船通運等大型貨運公司通過加強港口管理和優化運輸流程,成功降低了這些問題對物流運營的影響。例如,郵船通運採用了先進的物流技術,如智能港口管理系統和自動化貨物處理設備,提高了貨物裝卸和運輸效率。

此外,郵船通運還積極開展跨境運輸合作,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港口和鐵路公司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確保貨物能夠順利轉運至北美內陸地區。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北美西岸路線的運輸能力,還有效提升了物流服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結語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全球物流環境中,企業需要具備靈活應變的能力和多樣化的運輸方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挑戰。日本的郵船通運通過中越班列和中寮班列,有效加強了東南亞與歐洲的連接,提供了高效、經濟的運輸選擇。而在北美市場,通過提升北美西岸路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郵船通運確保了亞洲與北美之間的貨物流動順暢。

未來,隨著全球物流網路的不斷拓展和技術的進步,企業將能夠更靈活地應對供應鏈中的各種挑戰,實現更高效、更可靠的全球貨物運輸。郵船通運的成功案例證明了多樣化運輸策略的重要性,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鑑。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淡江大學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國際事務召集人、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更多《獨家報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