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王其》NCC委員告別文 打趴台灣政媒高層

聚傳媒/ 2024.08.05 13:11

王其》NCC委員告別文  打趴台灣政媒高層

王其》NCC委員告別文 打趴台灣政媒高層

照片為NCC官網截圖

【聚傳媒王其專欄】兩位大學教授出身的NCC委員,在卸任當天大罵台灣的新聞台仰賴業配、置入、政府標案經營,而且已成為政媒共生集團。隔天大多數媒體都報導這件事,而且矛頭都指向其他媒體,殊不知它們就是當事人。

 

四年前,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師大大傳所教授王維菁被民進黨政府提名為NCC委員,今年7月31日任期最後一天,她們一起寫了一封給NCC建言的信透過媒體發表,信中提到對台灣新聞台的觀察,用詞沈重犀利,針對著自己服務1400多天的政府機關,說不客氣點,也是在罵她們任內的NCC主委陳耀祥。不過,這封信再仔細來看,全部媒體高層,以及政府高層也都被批,執政過的國民黨更難逃。

 

她們先呼籲立法院朝野政黨盡速開啟NCC委員人事同意權審查,以解決依舊法延任委員其缺乏新民意基礎與政治正當性之問題。信中提醒,延任委員會目前由兩位電信、一位法律以及一位經濟專長之委員所組成,並沒有任何傳播專業委員,如此也將使未來NCC監理與審理傳播相關案件時,缺乏專業性、正當性與代表性,而傳播類案件佔通傳會業務量比重最高,由無傳播專業委員組成委員會審議傳播監理案件,恐將引發更多社會質疑與混亂。

 

接著說,對於台灣新聞頻道市場過度競爭故獲益分散,致使新聞台仰賴業配、置入及政府標案,甚至逐步形成台灣政媒共生集團,透過政治與媒體影響力,除藉土地開發牟利,也介入政治甚至政府領域,包括人事、個案與政策等,失卻分際,嚴重扭曲台灣政治清明,侵蝕台灣民主與社會正義,已成為台灣當今社會民主重大威脅之一。

 

她們又說,由於政媒集團化,致使台灣電視新聞報導不公及過度政治立場化,新聞頻道漸失其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台灣新聞頻道政媒集團化與高度政治化,令媒體成為政治部門的輿論宣傳工具,不公正的新聞報導及節目,導致台灣新聞頻道的社會信任度長期世界排名倒數,觀眾不耐且逐步流失,新聞台喪失其實質社會影響力,逐漸難以與網路的多元立場及百花齊放競爭,此亦為台灣民主的另一危機。

 

最後,兩位教傳播的老師也給未來NCC委員建議,台灣電視新聞市場過度飽和及惡性競爭問題,作為台灣廣電媒體主管機關,NCC應有其嚴肅責任,在新聞頻道市場結構上應有相關擘劃,如改善進退場機制,包括檢討現行申設、評鑑、換照機制之實質效能,研析更公開透明的審查制度,建立公正的評鑑指標與評分,並公開評分質、量化結果,促進社會參與並達到社會共管。此外,也應定期提出電視新聞市場結構多元性分析報告,檢討台灣電視新聞頻道數量與競爭結構之較適規模等。

 

新聞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表達及參與公共事務的主要媒介、亦是重要的言論公共領域,她們希望未來台灣電視新聞市場能逐步擺脫過度競爭、市場失靈之惡性循環,並避免政媒掛勾與金權共生,以善盡新聞媒體對國家社會的民主守望監督之責。

 

信公開後,藍綠兩陣營除了互相批判,也不留情地批評這兩位委員,為何四年不做這些事,卸任前一天才在放馬後炮?

 

認真推敲兩位委員罵的人,就是政黨高層加上媒體老闆。但是看完兩位學者委員的信後,政治人物與媒體都掩耳盜鈴,只會罵別人,都不檢討自己。其中,有一家媒體還繪聲繪影點出政治媒體土地相關的集團,但就是沒寫名字。

 

媒體人其實都清楚 ,台灣政媒現象,哪裡是現在才有?從1962年台視剛成立第一天就有了,台視的大股東就是台灣省政府,到2006年後才民營化,這兩位學者說的政媒集團,台視這不算嗎?中視1970年成立,老闆就是國民黨,這不也是政媒集團嗎?

 

雖然2000年後民進黨推動黨政軍退出三台,但到了現在,台灣媒體仍然還是政媒難分難捨,國民黨該為形成政媒集團被罵,民進黨也有責任。只是國民黨當年粗魯地用政府、政黨的錢去投資媒體,民進黨則完全不做這件事,反而綠友友來作,這算很高竿。老實說,媒體老闆與政府高層關係好,從古至今都是,不是哪個黨才是。

 

所以,形成政媒集團這件事,各黨派政治高層都有責任。而其中提到的,台灣新聞頻道市場過度競爭故獲益分散,致使新聞台仰賴業配、置入及政府標案,甚至逐步形成台灣政媒共生集團,透過政治與媒體影響力,除藉土地開發牟利,也介入政治,甚至政府領域,包括人事、個案與政策等,而最後的結果,新聞頻道漸失其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

 

這段話沈重,政治人物與現在的媒體都是當事人,但看完這封信,從事政治的人與媒體都先罵別人,忘了自己也是始作俑者

,沒有先檢討自己,這恐怕才是台灣政媒沈淪的悲哀。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

照片為NCC官網截圖

【聚傳媒王其專欄】兩位大學教授出身的NCC委員,在卸任當天大罵台灣的新聞台仰賴業配、置入、政府標案經營,而且已成為政媒共生集團。隔天大多數媒體都報導這件事,而且矛頭都指向其他媒體,殊不知它們就是當事人。

 

四年前,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師大大傳所教授王維菁被民進黨政府提名為NCC委員,今年7月31日任期最後一天,她們一起寫了一封給NCC建言的信透過媒體發表,信中提到對台灣新聞台的觀察,用詞沈重犀利,針對著自己服務1400多天的政府機關,說不客氣點,也是在罵她們任內的NCC主委陳耀祥。不過,這封信再仔細來看,全部媒體高層,以及政府高層也都被批,執政過的國民黨更難逃。

 

她們先呼籲立法院朝野政黨盡速開啟NCC委員人事同意權審查,以解決依舊法延任委員其缺乏新民意基礎與政治正當性之問題。信中提醒,延任委員會目前由兩位電信、一位法律以及一位經濟專長之委員所組成,並沒有任何傳播專業委員,如此也將使未來NCC監理與審理傳播相關案件時,缺乏專業性、正當性與代表性,而傳播類案件佔通傳會業務量比重最高,由無傳播專業委員組成委員會審議傳播監理案件,恐將引發更多社會質疑與混亂。

 

接著說,對於台灣新聞頻道市場過度競爭故獲益分散,致使新聞台仰賴業配、置入及政府標案,甚至逐步形成台灣政媒共生集團,透過政治與媒體影響力,除藉土地開發牟利,也介入政治甚至政府領域,包括人事、個案與政策等,失卻分際,嚴重扭曲台灣政治清明,侵蝕台灣民主與社會正義,已成為台灣當今社會民主重大威脅之一。

 

她們又說,由於政媒集團化,致使台灣電視新聞報導不公及過度政治立場化,新聞頻道漸失其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台灣新聞頻道政媒集團化與高度政治化,令媒體成為政治部門的輿論宣傳工具,不公正的新聞報導及節目,導致台灣新聞頻道的社會信任度長期世界排名倒數,觀眾不耐且逐步流失,新聞台喪失其實質社會影響力,逐漸難以與網路的多元立場及百花齊放競爭,此亦為台灣民主的另一危機。

 

最後,兩位教傳播的老師也給未來NCC委員建議,台灣電視新聞市場過度飽和及惡性競爭問題,作為台灣廣電媒體主管機關,NCC應有其嚴肅責任,在新聞頻道市場結構上應有相關擘劃,如改善進退場機制,包括檢討現行申設、評鑑、換照機制之實質效能,研析更公開透明的審查制度,建立公正的評鑑指標與評分,並公開評分質、量化結果,促進社會參與並達到社會共管。此外,也應定期提出電視新聞市場結構多元性分析報告,檢討台灣電視新聞頻道數量與競爭結構之較適規模等。

 

新聞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表達及參與公共事務的主要媒介、亦是重要的言論公共領域,她們希望未來台灣電視新聞市場能逐步擺脫過度競爭、市場失靈之惡性循環,並避免政媒掛勾與金權共生,以善盡新聞媒體對國家社會的民主守望監督之責。

 

信公開後,藍綠兩陣營除了互相批判,也不留情地批評這兩位委員,為何四年不做這些事,卸任前一天才在放馬後炮?

 

認真推敲兩位委員罵的人,就是政黨高層加上媒體老闆。但是看完兩位學者委員的信後,政治人物與媒體都掩耳盜鈴,只會罵別人,都不檢討自己。其中,有一家媒體還繪聲繪影點出政治媒體土地相關的集團,但就是沒寫名字。

 

媒體人其實都清楚 ,台灣政媒現象,哪裡是現在才有?從1962年台視剛成立第一天就有了,台視的大股東就是台灣省政府,到2006年後才民營化,這兩位學者說的政媒集團,台視這不算嗎?中視1970年成立,老闆就是國民黨,這不也是政媒集團嗎?

 

雖然2000年後民進黨推動黨政軍退出三台,但到了現在,台灣媒體仍然還是政媒難分難捨,國民黨該為形成政媒集團被罵,民進黨也有責任。只是國民黨當年粗魯地用政府、政黨的錢去投資媒體,民進黨則完全不做這件事,反而綠友友來作,這算很高竿。老實說,媒體老闆與政府高層關係好,從古至今都是,不是哪個黨才是。

 

所以,形成政媒集團這件事,各黨派政治高層都有責任。而其中提到的,台灣新聞頻道市場過度競爭故獲益分散,致使新聞台仰賴業配、置入及政府標案,甚至逐步形成台灣政媒共生集團,透過政治與媒體影響力,除藉土地開發牟利,也介入政治,甚至政府領域,包括人事、個案與政策等,而最後的結果,新聞頻道漸失其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

 

這段話沈重,政治人物與現在的媒體都是當事人,但看完這封信,從事政治的人與媒體都先罵別人,忘了自己也是始作俑者

,沒有先檢討自己,這恐怕才是台灣政媒沈淪的悲哀。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聚傳媒J-Media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