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四百餘年的淺薄歷史從未出現過本土政權,即使目前屬於本土的民進黨執政,也不屬於台灣本土政權。但在台灣歷史上自稱王國的國家有:最早的「大肚山王國」;1664年南明鄭氏集團的「東寧王國」;1895年唐景崧為首成立的「台灣民主國」。只是這三個稱「王國」(Kingdom)或「國家」(country)的三個政權,在學界要為它定義仍有許多爭議,各家的看法亦非常分歧,因此本文僅就明鄭時期「東寧王國」是否殖民台灣提出一些看法。
鄭成功在台暴斃之後,1664年8月,鄭經認為永曆帝駕崩後台灣已無稱「行都」的必要,因此「謹守藩封」而改「東都明京」為「東寧」,建都安平鎮於熱蘭遮城。對內奉南明永曆帝為正朔,對外與占據中原的大清「互不隸屬」,即所謂「東寧建國,別立乾坤」。對外文書稱自己為「台灣王」(The king of Taiwan),是以「國家」的地位殖民台灣的第一個政權;與此之前荷蘭以東印度公司的名義殖民台灣有所不同,是台灣史上漢人建立的第一個王朝。
東寧王國與大清帝國「互不隸屬」,轉換為現今耳熟能詳的政治口語:中華民國台灣與中國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似曾相識,台灣有史以來似乎一直以擺脫中原帝國的夢魘為能事。這也是一般認為東寧王國為「本土政權」發軔的理由。
事實上,東寧王國與大清帝國「互不隸屬」,不是居於台灣獨立意識的存在,而是在明朝滅亡清朝興起之際,作為南明流亡政權傾軋的短暫過渡。從現存的荷蘭、英國、日本的文獻上判斷,東寧王國雖然是名震東亞、聲名遠播,然而從有效統治區域來看,這個王國卻是小得可憐,大概只有今台南市西部以及嘉義縣與高雄市之沿海地區。
[caption id="attachment_74067" align="alignnone" width="800"] 台南永華宮陳永華神像 維基共享[/caption]其次,「東寧王國」是否殖民台灣,可以從其國家的建制加以檢視,除了上述東寧對內奉南明永曆帝為正朔之外,鄭氏王朝鄭經即位之後任用陳永華為諮議參軍,總制掌理國政是殖民與否的觀察重點。
有「鄭氏諸葛」之稱的陳永華輔佐鄭經不遺餘力,小朝廷效仿中國宮廷的建制設有吏、兵、戶、禮、刑、工計六部的行政機構,更定官制下屬都對鄭經稱「臣」而上奏,不再使用「卑職」。尤其在教育上推廣儒家思想,更是殖民者不可或缺的思想宰制。1666年台灣第一座孔子廟建於卓仔埔,即今日台南孔子廟,也是第一座官立的儒學學堂稱「全臺首學」,制定科舉辦法推動台灣人漢化、洗腦台灣人。
[caption id="attachment_74068" align="alignnone" width="400"] 施琅畫像 維基共享[/caption]鄭經與陳永華的勵精圖治,可謂帶來中興的氣象。只是禍起蕭牆「魚枯生蠹」,小宮廷依然流有中華民族善於內鬥的基因,在鄭經之死成謎後,為東寧王國宮廷內鬥屠殺啟動了衰亡的轉捩點。於是鄭成功「叛將施琅」見有機可乘,建請康熙攻台,1683年10月8日鄭克塽早已「薙髮易服」率文武官員正式降清,結束鄭氏王朝殖民台灣22年的國祚。
[caption id="attachment_74069" align="alignnone" width="476"] 鄭克塽畫像 維基共享[/caption]回到問題的主題意識,在台灣殖民與被殖民鬥爭中,所謂「外來」與「在地」之界限從來都是流動的。在地對抗外來殖民勢力,在台灣以面對「中華中心主義」是其難以拆解的命運。就台灣主體性而言,東寧王國是漢人所建立的國家,亦無以給予台灣歷史新的論述找到根源與繼承的言說。甚至,之後大清帝國200餘年的統治,確實給予二戰後台灣士紳、知識份子引領台灣人,熱烈歡迎祖國「流亡政權」竊占台灣的「美麗錯誤」。
是以,黑格爾曾挖苦:「人類從歷史得到的教訓是,人類沒有從歷史得到教訓。」目前這種歷史的錯誤正在進行中,這不正是在嘲笑台灣一群無歷史意識的藍白流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