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冷凍、乾燥,或是客家飲食文化中,常見的醃漬技術,都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今天(3日)在臺北希望廣場,就有一場國產加工蔬菜應用推廣活動,除了現場展售,還有DIY手作泡菜活動,農糧署表示隨著技術進步,食物不僅應用更多元,也更能延續價值。 冷凍蔬菜,加上覆菜末拌炒,加入米飯後包進豆皮,一道結合臺日風味的料理,立刻上桌,農糧署表示,這幾年隨著加工技術的進步,透過冷凍、乾燥、醃漬等技術,鎖住蔬菜營養價值,又能方便料理,因應近期菜價上漲,也提供給消費者多一個選擇。 農糧署副署長 姚志旺:「蔬菜當然鮮食是一個很好的用途,但是我們希望把這些蔬菜,能夠做一個長期的一個保存,所以在缺菜的時候,像這陣子颱風過後菜價比較高,那也可以提供我們消費者多一個選擇。」 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謝昌衛:「加工不是想要害別人,加工業者還是想賺錢,所以要賺錢,要跟消費者溝通,事實上冷凍它是鎖住,幾乎葉菜類全部的營養的最好的方式,今天上來的,事實上比原來的菜更好吃,而且更容易去做推廣。」 記者 劉宜頻:「不論是覆菜還是鹹菜乾,這些常常出現在客家料理的食材,其實都是芥菜做出來的,過去客家人,為了延長食物保存的時間,發展出醃漬文化,長久以來,這也成為客家飲食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業者 丁寶珠:「河洛人就比較少做這種的,客家人可能比較勤儉,以前的老人家就真的很聰明啦!就是說用鹽醃起來,東西又不會壞掉又可以保存,我也因為我不是客家人,我是河洛人嫁到客家庄,我嫁過去我的公公就在做這項產業了,所以我就沿路一直延續下來。」 延續老祖先的智慧 ,加上現代冷鏈及加工技術 ,食材有更多元的應用 ,民眾料理上更方便,也有更豐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