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葡萄桑颱風

台灣美食文化傳承創新 文化部揭密

觀傳媒/ 2024.08.02 15:42

(觀傳媒大台北新聞)【記者張英傑/台北報導】一年一度「台灣美食展」2日起至5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文化部以「台灣味-流動的傳統」為主題,藉由虱目魚、珍珠奶茶、芒果、牛肉及蚵仔等5項具台灣代表性的食材,來揭密台灣美食文化傳承跟創新。

2日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台灣美食展主委葉菊蘭、台灣觀光協會會長簡余晏、交通部長李孟諺、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國立台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文史作家曹銘宗、中央研究院兼任研究員翁佳音、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廚師代表等貴賓到場參與開幕式,一同推廣並欣賞台灣美食文化史。

文化部表示,台灣自古就是人類族群活躍之島,也是南島語族的原鄉,在大航海時代就已登上國際舞台。先來後到的族群為台灣帶來各地的飲食文化,自由開放的臺灣社會接納了來自世界的異國料理,在此間不斷的傳承、匯集、融合,進而形成台灣飲食文化「多元混融」的特色。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表示,歷史的時間點造就食物對文化上某種程度的影響,本次策展跟大眾談的不只是食材,還有食材背後代表的文化意義。以1624年至今,從大家都熟知的食材及料理發展演變史,呈現族群生活與文化,以及跨國越洋的文化與交流歷程,讓更多人從不同角度認識台灣。

王時思以虱目魚和珍珠奶茶為例,介紹由東南亞引進養殖技術的虱目魚,經過台灣養殖業的創新和研發,目前已是價格親民且能全魚利用的永續之魚,多吃虱目魚不僅友善環境還能減碳。

攻占全球的台灣冷茶飲珍珠奶茶,前身來自台灣古早味粉圓甜湯,裡面的粉圓過去常使用印尼進口的「西谷米」,經由在地食材的創新應用演變成今日你我熟悉的「珍珠」,搭配台灣原創的冷茶飲,不僅帶動全球經濟、文化、環境的改變,現在已經是台灣最佳國際外交大使。

其他展示內容如俗稱「蚵仔」的葡萄牙牡蠣,其實是台灣原生種,荷蘭、明鄭時期還有徵收「蠔」稅的紀錄。

台灣的芒果最早由荷蘭人從東南亞引進,清代許多有錢人家中都種植芒果樹,今日已發展出多項品種,台灣芒果冰更是許多本地人和外國觀光客的最愛;還有台灣吃牛肉歷史竟然已經有400年,從地名、餐廳菜單都有線索可循。

展館同時推出多場主題活動,邀請專家、名廚透過講座、試吃、教學等方式,接力展現傳統與創新的台灣味。「舌尖漫遊」邀請文史作家曹銘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謝仕淵、國立台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專任副教授鄭肇祺、芳苑海牛學校等專家群分享美食的文化和歷史。

文化部所屬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等館所,在本次展會中也將展示各館與飲食文化相關文創品,呈現美學與日常生活的完美結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