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掀起熱潮,民眾將有更多選擇!近來ETF整體規模顯著成長,為了增加新的選擇,培育金融人才,金管會宣布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預計最快明(2025)年問世,後(2026)年資金規模將上看2,000億元。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2024)年6月底,我國總共有238檔證券投資信託ETF,市場規模達5兆2,918億元,在整體證券投資信託基金8兆4,071億元當中,占比62.95%,規模已躍升亞洲市場第3大。
金管會表示,為了將台灣打造成具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從客群、金流、參與機構、商品4大面向規畫相關措施。其中,在商品面以鬆綁法規、開放多元化金融商品為方向,擬定推出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
所謂主動式ETF,是由基金經理人依照投資目標、投資策略,主動建構投資組合,並進行操作調整。相較之下,一般大眾熟悉的被動式ETF,持股與配置是以某一檔指數為依歸,例如0050追蹤的是「台灣50指數」、0056追蹤「台灣高股息指數」,每當指數增刪成分股時,被動式ETF的成分股也會異動,而經理人並不會以當時對市場的判斷來調整成分股。
金管會以食物比喻,被動式ETF就像制式便當,主動式ETF則像新增許多菜色,投信經理人就是廚師,會幫民眾去市場買菜,有專業團隊挑選投資組合,不再只是追蹤指數,甚至精通中餐、西餐,即便是被動式多資產ETF,也能透過股票債券巧妙的平衡融合在一起。
考量國內首次引進主動式ETF,金管會指出,初期啟動主動式ETF,投資組合採「全透明」方式,每日向市場公告ETF實際投資組合,且不強制要求須有績效參考指標。不過,主動式ETF「全透明」揭露,可能造成「跟單」疑慮,金管會回應,主動式ETF的每日揭露,是指今天開盤前,就知道昨天所有的投資組合比重,等於整個市場都知道成分股,對投資人都是公平的。
至於被動式多重資產ETF,金管會提到,初期僅開放股票和債券平衡型ETF,股債須為固定投資比例,但不限制比重,若因市場波動過大導致偏離,會提供一定合理期間給予調整,類似再平衡機制。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