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731 12:04:03)
零售型先買後付百家爭鳴,已為紅海市場 在歷經新冠疫情的洗禮後,使行之有年的後付款服務再度進入消費市場。零售(即電商)型先買後付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之下,讓該市場不僅有Klarna、Affirm以及Afterpay等既有業者,讓更多如支付業者、金融科技業,甚至是科技業者均大舉跨足此一市場。
同時,先買後付模型於冰山之下的痛點也一一浮現,無論是疊加貸款疑慮、個人資訊風險,或是消費者保護,都成為先買後付面臨監管的主要議題。而且隨著通膨及利率的調升,造成民眾生活成本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導致民眾無法順利還款的情況大增,讓風險投資人暫緩投資計畫。
總的來說,先買後付市場不僅愈加白熱化,且在面臨種種挑戰之下,讓先買後付業者不得不思考其他業務方向並進行布局。目前可觀測出三種先買後付發展:擴大線下實體業務、B2B與垂直市場之先買後付。
先買後付發展三走向:線下實體、B2B、垂直市場 一、線下實體業務:零售型先買後付業者初期以線上電商環境為主,並受惠於疫情得以蓬勃發展。後隨疫情穩定,店家陸續恢復線下門市及實體活動等業務,使先買後付業者針對線下環境提供後付款,以擴大服務版圖。
二、B2B先買後付:原先針對消費者的先買後付如今轉往B2B市場,借助先買後付可將大筆金額切分較小的付款特性,使企業透過先買後付提高採購能力的同時,以減輕其財務壓力。後崛起的業者如Mondu、HOKODO與two等多半為B2B型先買後付。
三、垂直市場:現階段已有業者專注在垂直領域如旅行、教育、汽修或房屋修繕等,提供先買後付方案。另外在帳單方面也有業者提供後付款,使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的水電、瓦斯或電信等雜費,皆能透過後付款實現付款彈性。
【先買後付已發展出多方應用】 消費者從付款彈性的期待,轉向對生活保持彈性需求,促使先買後付從零售應用蛻變,往各垂直領域發展。
【先買後付有望實現普惠金融】 以數位工具發揮「靈活」與「彈性」兩大特色,雖然現階段各國對先買後付的監管尚未一致與穩定,但若後付款機制步上軌道並趨於成熟,將有望實現普惠金融。
作者: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金融科技中心 王筱棋
參考資料來源: 1/https://twcsi.org.tw/Resource.aspx?ID=1402&pg=1&key=&d=9134 2.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0328/buy-now-pay-later-b2b-mondu
3.https://www.find.org.tw/index/indus_trend/browse/ca06e4a49cd3a47701f335967eae7f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