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nba 天氣 mlb

變相加班、低薪文化⋯你可能正被職場PUA!專家揭情緒勒索「4特徵」

優活健康資訊網/貓心(龔佑霖) 2024.07.29 17:00


近期某知名網站爆出職場PUA文化,不僅讓員工變相加班、低薪工時長,炎上風波持續燃燒。工作認真負責的員工,常是職場PUA的受害者,該如何判別自己正陷入被主管、老闆情緒勒索的困境?如何自救?《優活健康網》特邀心理學作家龔佑霖撰文,揭密常見職場PUA的4大情境,並善用3步驟逃出有毒的職場環境。



「你的能力不可能有其他公司會聘你,就在這好好待。」
「工作沒做完就是能力差,怎麼還敢要加班費?」
「喝酒被客戶摸沒什麼吧,專案搶不到你負責嗎?」

上述這些話,你是否曾經在職場上遇見呢?是否也覺得耳熟能詳、倒背如流?如果是的話,那你可能就遇到了職場PUA了!



職場PUA是利用權勢來達到目的

所謂的PUA(Pick Up Artist),是源自於美國的一套搭訕技巧,這套技巧主打的是用貶低女性的方式來吸引女性。而這個詞彙在職場上,則成為了「利用較高的權勢位階差異,對員工進行情緒勒索」的代名詞。

許多主管或老闆常希望員工多加一點班、多做一些工作,或是要員工完成一些非份內的任務,但對待員工的態度,卻採取一種貶抑、批判的角度,希望員工一切照著老闆的心意去做事,忽視員工的情感與個人價值,甚至是利用職權進行性騷擾等等,這種情況都會被視為職場PUA。

那麼,職場PUA為什麼會發生呢?通常是因為公司希望壓低人力成本,讓員工能領低薪卻身兼各式各樣的工作,盡其所能的利用或榨乾他的能力;或是不希望員工離職,但又不願意給予員工更適切的待遇等等,都有可能是職場PUA的起因。

不過總歸一句,職場PUA成立的條件,乃是在於「利用高權勢地位,對員工進行情緒勒索」,除了「權勢地位較高」之外,還要再加上「情緒勒索」,才是職場PUA成立的要件。



常見4大職場PUA類型

以下舉出職場PUA中,最常見的4種情況:

  1. 給員工畫大餅,卻不肯真的加薪:老闆為了留住員工,不斷跟員工說「只要你好好幹,公司絕對不會虧待你」、「你再努力一點,下次調薪的時候一定會記得你」,卻又藉故不斷拖延、告訴員工「你覺得你的表現,值得我幫你加薪嗎?」或者「是你自己做得不好,怎麼會怪罪我沒有幫你調薪呢?你再努力一點,下次會記得你」等等。
  2. 不斷貶抑員工的工作表現,卻又不願意放員工走:用打壓自尊心的方式,貶抑員工的能力。譬如「你怎麼會這樣做,上班有帶腦嗎?」而員工想要離職的時候,卻又告訴員工「你怎麼會跟我提離職,我好心收留你耶,你這些表現到別的地方一定沒有人肯用你。
  3. 漠視或忽略對於員工的情緒狀態:忽視員工的情緒,認為是員工太玻璃心。例如當員工反應工作壓力太大、任務不堪負荷時,卻得到主管這樣的回覆:「一點壓力承受能力都沒有,你是爛草莓嗎?」「才這一點小小的事情都辦不好,是不是你太脆弱了?」「我才說你幾句你就受不了,太玻璃心了吧!」
  4. 將職場性騷擾視為潛規則:當員工遭受到同事、上司或客戶的性騷擾時,不但沒有保護員工,反而告訴員工「讓人家吃一點豆腐,代表你是有價值的」、「穿那麼露,遇到這種事是你自己造成的」等等,用這種心態來處理職場上的性騷擾,不僅混淆是非,還會讓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求助的員工,認為是自己做錯事才導致這種結果。


3步驟杜絕職場PUA

若遇上職場PUA,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自保?我建議,透過以下3步驟,先從辨認你是否遇到這種情況、找信任的親友抒發或幫忙分析、進行蒐證或申訴,以幫助你盡快離開這種有毒環境:

  • 步驟1,辨識自己是否正在遭受職場PUA:每次遇到你心裡感覺怪怪、不知道如何判斷的情況,先別認為對方說的就是對的;給自己一點時間質疑「真的嗎?為什麼?他說的真的完全正確嗎?」
  • 步驟2,尋求信任的家人、朋友一起討論:避免自己單方面認知,應尋求客觀協助,幫助你判斷是被合理的對待,還是已經捲入了職場PUA的漩渦之中。
  • 步驟3,進行蒐證或申訴:當你發現不合理的職場PUA,可以先不動聲色,以謹慎地方法應對,保留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例如:對話訊息截圖、錄音蒐證等等,都是可以採取的反制方式。利用蒐集到的證據,可向1955勞工諮詢申訴專線進行申訴;如果涉及到性騷擾、職場霸凌等等,也可以將這些證據蒐集起來,尋求專業的法律協助。

每個人的心靈都很珍貴,不需要花費時間在有毒的環境中。透過這一篇文章,也許能幫助你看見自己是否正身處職場PUA之中,或是讓身旁的朋友理解什麼是職場PUA,進而跳脫眼前的環境,找尋更適合的公司來繼續自己的職涯發展。

(本專欄反映專家見解,不代表《優活健康網》立場)(本文作者為心理學作家龔佑霖,筆名「貓心」,畢業於台大心理系、國北教大心理與諮商所。著有《依附練習》)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